顯昱 作品

第424章:史上第一斷章狗,李陽!

    在一九九七的當下,商業地產到底賺不賺錢?

    答案是賺錢——但是要分怎麼做。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當下的國內,商業性質的地產,比如綜合性商超,購物廣場還大多是自建自營。

    也就是說,我想要搞個商場,然後我直接向市政府申請批一塊地建一個商場大樓。或者是說像李陽這種,手裡有個服裝城的項目計劃,然後直接找到國資委或者是合作社,盤下以前的國營商店進行改造。

    這種是屬於現有項目,再有建築。

    但是如果萬達去做,肯定是不可能建完一個商場然後自己去負責具體經營的。只能通過售賣或者出租的方式,將建成的商場出手進行盈利。

    這樣的模式賺不賺錢?

    肯定不賺錢!

    當下國內的房價在那裡放著——就拿綏城來說,當下市區裡新蓋的樓盤,單位售價基本上是八百左右一平米。

    這種住宅性質的地產項目絕對是賺錢的,首先就是回款快,其次是地皮相對便宜。

    當下地產商搞住宅開發的模式是先拍下地皮,然後以地皮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再用這些銀行貸款,進行項目建造。但是在開發商拿下地皮那個時候,基本上就可以對外進行期房銷售了。

    現在的房子不愁賣,基本上開盤幾個月,樓盤就能夠出手個七七八八。即便剩下一些不好出手的商品房,開發商也直接就用來抵承包商的賬了。

    可謂是投資週期短,投資見效快。

    不然王劍林也不可能這麼短短的幾年內,就積累近十個億的財富。

    但是商業地產就不行了。

    這一套模式,住宅地產可以搞,但是商業地產就會水如不服。

    首先是地皮的問題;一般來說,做商場的地皮大多都得是處於城市的商業核心地區,這樣的地皮本身是相當貴的。地產商拿下這樣的地皮,需要付出相對於住宅幾倍甚至是十幾倍的價格。這樣一來,初期投資成本就大了。

    再者就是商業地產的銷售,至少在當下的1997年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

    因為時代的關係,第一批下海經商,將個體買賣做起來的商戶,大多是租門市進行經營的。而那些國營商店,因為管理和其他的一些原因,給消費者的感官普遍不咋地。

    所以當下不論哪個城市,消費者和個體戶普遍更認同門市房。

    一來是獨立的經營空間,可以提升經營檔次。二來呢,相比於商場,門市房的營業時間獨立,經營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所以目前的商場裡的攤位,往出賣是不好賣的。

    可是要是出租的話,諾大一個商場建下來,靠著租金得多長時間能回本?

    這就是當下做商業地產的兩個難題——投資大,回款慢。

    小院兒裡,將李陽的提議消化了一下,王劍林微微的搖了搖頭。

    商業地產目前國內做的不少,但是要說規模做的比較大的,他能想到的也就是亞細亞這麼一家。

    只是……曾經火爆河南的亞細亞,近兩年好像也不怎麼樣。

    “亞細亞的老總晉野,我們在一起吃過飯,他們的情況我瞭解一些。亞細亞的總店,他們搞的還可以,但是其他的幾個分店,現在經營情況都不怎麼樣……所以這個商業地產,我暫時還是不太敢碰。”

    見老王滿臉的牴觸,李陽淡淡一笑。

    亞細亞他是知道的。

    1988年,王劍林空中的晉野,也就是鄭州中原房地產公司老總,投資3000多萬元在地理位置優越的鄭州二七廣場東南側開發了一個大型百貨商場。

    商場面積超過12000平方米,因地處德化街口,商場被命名為“德化商場”。

    在商場落成之後,晉野雄心勃勃,在報紙上打廣告招商意欲大幹一場。

    可是要想在成熟的“二七商圈”出頭談何容易?

    商場所在的二七區靠近鄭州市中心,又因為鄰近火車站,因此成為鄭州市的商貿中心區。區內零售業、批發業經過多年經營、聚集,這就是聞名全國的“二七商圈”。

    晉野大把的廣告費花出去,並沒有換來幾個租戶。眼看著百貨商場項目要泡湯,晉野決定不再對外出租,而是改為自己來經營。

    幾經尋找,晉野做出了他投資生涯最重要的一個決定——找來了商界奇才王遂舟負責管理整個商場。

    經過一番考察後,原來是空軍退役軍官的王遂舟祭出了他的“三板斧”:首先,他將商場名稱改為“亞細亞商場”,當時不是正在搞亞運會嗎,大街小巷到處都在播放韋唯演唱的《亞洲雄風》,這個亞細亞的商場名字,就先吸了一波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