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舊交替的新時代

當然了,元帥軍銜還保持著,因為大楚帝國帝國裡的元帥軍銜,其實並不是軍銜的一個級別,而是屬於一種特殊的榮譽稱號,只授予戰功顯赫上的資深上將。

不過就算是普通的上將退役後,其上將軍銜也不會收回,因為大楚帝國裡的軍官軍銜是終身制,除非違法經過正式的程序被剝奪,否則的話軍官軍銜一經授予,終身保留。

退役的話,則是在正式官方文件上,除了元帥外,其他的軍官軍銜加‘退役’二字。

大楚帝國的幾個元帥以及一票資深上將們陸續退出權力核心,代替他們的則是黃金奎這些人。

他們在統一戰爭時期其實也已經身居高位,基本都已經是少將乃至中將,並在過去的十幾年對外征戰時期裡陸續累積功勞晉升為上將,成為大楚帝國軍方體系裡的實權上將。

黃金奎成為了參謀部部長,參務大臣之後,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宣告了一個時代的開始。

軍方那邊以黃金奎上位為標誌,而文官這邊則是以郭全書致仕為標誌,在承順二十五、二十六年這兩年裡,完成了過渡後,正式宣告大楚帝國的第一代開國功臣們全面退出權力核心。

大楚帝國迎來了全新的時代!

這對於大楚帝國的高層政壇而言,非常的重要,對於羅志學的諸多心中戰略構想也非常重要。

羅志學可是很清楚,如果大楚帝國的上層位置長期沒有變化,下頭的文武官員們缺乏上升渠道的話,那麼就會演變出來眾多麻煩事。

同時最頂層的文武官員們長期抓著權力,同時還升無可升,甚至連各種榮譽也都是滿身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諸多亂七八糟的問題。

比如說一心想要保住權力,對後來者拳打腳踢。

比如說改變初衷,開始一心為自己的私人利益而服務,進而搞出來各種駭人的貪腐等等。

一潭死水,總會出現諸多問題的。

因此在承順二十年左右,也就是統一戰爭結束十多年後,帝國內外初步穩定,並且節節高升的時候,羅志學就開始著手對大楚帝國高層裡的官員們進行升級換代了……

經過數年的持續替換,最終在承順二十六年的時候完成了全面升級換代,而完成了升級換代的大楚帝國中樞官員們,則是開始為了榮譽以及權勢而拼搏。

為此掀開了不少大動作,如國內的大鐵路計劃、大航運計劃、海外三步走擴張計劃、西征計劃等等,其實都是在最近幾年陸續展開的。

這些新上任的參務大臣,協辦大臣們想要做出成績來,想要更多的權勢,獲得羅志學更多的信任,乃是獲得更好的身後名,對各種帝國的各種大戰略發展是非常上心的。

不像那些第一代的開國功臣們一樣,很多人動不動就喜歡拿統一戰爭時期的功勞說事……給人一種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感覺。

羅志學不喜歡這樣!

大楚帝國這才開始工業革命多久啊,往好了說也才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呢,連個純蒸汽動力的遠洋船隻都還造不出來。

更別說什麼飛機坦克航母,還有羅志學一直記掛著的電氣化了。

最重要的是,大楚帝國民政部承順二十五年發佈的調查統計報告裡,大楚帝國的人均壽命依舊只有四十五歲。

而大量的工人平均壽命還要更短一些,只有四十歲左右……嗯,活的還沒農民久,這是早期的工業革命的一大特點,那就是因為工作環境的惡劣,工人們的平均壽命還不如同時代的農民……當然,這個農民也特指該工業國裡的農民。

如果工業國的工人和同時期處於農業時代的的他國農民對比,那麼還要是好很多,因為農業時代裡的平均壽命才三十幾歲的……而收入上更是沒法相提並論。

大楚帝國裡的一個普通工人的收入,比其他農業國家裡中小地主的收入都要多!

如果是技術工人,那麼以他的收入跑到扶桑或南洋等地去,妥妥就是富豪……

平均壽命這一點,最能體現一個地區的民生水平,羅志學也一直致力於想要提升大楚帝國子民的平均壽命。

效果當然有,這二十多年來大楚帝國的子民們,其平均壽命已經從三十歲左右,提升到了四十五歲,這個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

但是對於羅志學來說還是不夠……他也不強求人均壽命能夠達到後世所熟悉的七十多歲的水準,但是好歹也要達到六十歲左右吧?

畢竟大楚帝國裡的四品及以下官員,包括各類教育和醫療還有官辦企業的官員或僱員們,他們要到六十歲才退休呢,其中重體力,危險崗位的退休年齡早一點,但是也要到五十五歲。

也就是說,大楚帝國的平均年齡連退休年紀都不到……實際情況是哪怕是生活條件更好的中低級官員們,其實相當多一部分也活不到六十歲……

這就很扯淡了。

而平均年齡受到糧食水平以及醫療水平的雙重影響,而這兩大事務也是羅志學最近幾年來重點關注的事務。

老早就開始搞普惠性醫療,大力創辦醫學院,對民間的大量現有的郎中進行業務培訓呢,並建立大量的官辦醫療機構。

到目前為止,大楚帝國裡的每一個鎮,都擁有最少一所官辦醫院,雖然規模有大有小,醫療能力有強有弱,規模小的甚至可能就只有一名醫生坐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