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一章 機械和實業

    這個鐵片得先經過鍛打成型,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切割、磨邊、轉孔等工序。

    而這個鍛打工作,就是鐵片成型過程裡最主要的工作了,純手工打造的話極為耗時,同時質量難以保證統一。

    但是大楚帝國這邊呢,是直接利用水動力鍛打機進行鍛打的,機器驅動的大鐵錘,隨便敲兩下也就差不多了。

    而後續的切割磨邊去毛刺以及轉孔同樣是大規模採用機械設備,咋一看似乎就會覺得這玩意沒什麼難度:

    一塊燒紅的鐵塊在機器大錘子下,兩三下就變成了鐵片,然後在同樣是機械的磨機下進行去毛刺打磨,緊接著就被送到了鑽孔機那邊,工人隨便操作兩下就打好孔了……

    如此,一片盔甲所用的鐵片也就完成了三道最主要的工序,後續就是刷漆防鏽,再用鉚釘和前後兩層的布面進行固定連接。

    因為有鉚釘的緣故,所以這種盔甲,如果外層不額外再添加一道沒啥用,純裝飾的布面,那麼直接看過去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泡釘。

    這些泡釘,實際上是固定內層的鐵片的。

    當然了,後世東擄馬放南山,再加上火器持續發展,盔甲越來越沒啥用後,東擄逐漸就把布面甲裡的鐵片去去掉了,只象徵性的保留個護心鏡,或者乾脆連護心鏡也不要了……

    但是,這泡釘卻是給保留了下來,變成了純裝飾用的泡釘……

    盔甲所用鐵片生產裡的‘鍛打鐵片、給鐵片打磨去毛刺、給鐵片轉孔’這三道工序乃是盔甲生產裡耗時最多,對工匠要求也是最高的工序,同時成本也是最高的三道工序。

    就是因為這些鐵片生產困難,因此古代盔甲裡的魚鱗甲,扎甲或布面甲這種由眾多小鐵片的組合起來的盔甲,往往都非常昂貴。

    一整套步兵使用的普通全套布面甲,往往需要二三十兩銀子,這個價格大體上和一匹普通的蒙古馬價格相當。

    而一支火繩槍的價格也不過三四兩銀子,這是明廷仿製生產楚制滅賊銃的價格。

    一把上好的腰刀,嗯,也就是鐵身鋼刃,古代人們常說的鋼刀大概一兩銀子左右,有時候還不用……

    一門火炮也不過幾十幾百兩銀子,明廷鑄造一門那些數十斤百來斤的小炮,比如虎蹲炮什麼的,只要幾十兩銀子而已,便宜的也就十多兩銀子。

    長管的野戰炮要貴一些,主要是良品率比較低,報廢的多,饒是如此,明廷各作坊,最近兩年鑄造兩斤半鐵野戰炮,價格大概也就在兩百兩到三兩左右。五斤鐵炮貴一些,但是也只要五百到一千兩之間。

    價格之所以有波動,純粹看主官官員的心有多黑。

    也就是說,一套普通的步兵甲,可以買四五支火槍或者一匹馬。

    一門兩斤半野戰炮,也節相當於四五套步兵甲而已。

    而這,也是明廷,乃至東擄那邊身披重甲的戰兵數量很少,佔據軍隊整體比例非常低的緣故。

    明軍裡,往往只有親兵或軍官者,才會配屬這種全套的步兵甲,而東擄那邊也有類似的精銳,比如白甲兵。

    至於其他人嘛,明軍裡有一大堆普通戰兵,東擄那邊也有一堆類似的八旗兵,這些戰兵配屬的就是很垃圾的盔甲,或者乾脆就是沒有鐵片的棉甲了。

    然後明軍裡還有一堆連棉甲都沒有的徵召衛所兵,青壯之類。

    東擄那邊也有一群打輔助的雜兵。

    這交戰雙方的兵種配置其實都差不多,而導致他們做出這些共同選擇的理由也是同樣的:盔甲是真的貴!

    一套幾十兩,那麼一萬套可就是幾十萬兩了,而十萬套可就是幾百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