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三百六十章 橫掃江南

    漕運,對於定都在北方的封建王朝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

    往上的幾個朝代,比如唐、宋、元都非常重視漕運。

    而到了現在的明王朝時期,就更是如此了。

    自從朱棣定都幽州城後,明廷歷代都極端重視漕運工作,因為他們需要依託漕運來解決多大數百萬石的的糧食,    以供京畿以及邊軍使用。

    而漕運裡,又以南直隸以及浙江的漕運最為重要,因為來自南直隸和浙江的漕糧,佔據了所有漕糧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而南直隸以及浙江地區,細算下來,又以江南和浙北為主。

    畢竟南直隸的轄區看似很多,但是南直隸的江北地區,也就是鳳陽府,    淮安府、揚州府都不是什麼產糧區。

    鳳陽府、徐州因為淮水、黃河洪災氾濫,當地民眾其實過的很苦逼。

    畢竟農業一向來都是看天吃飯,稍有不慎就是洪澇繼而減產,而鳳陽府以及徐州府這些地方,老天爺一般不給什麼面子,年年小澇,三年大澇那是常態。

    當地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有多餘的糧食向外供應啊。

    揚州府和淮安府,一樣受到洪澇的困擾外。

    這地方之所以表面上還算比較富裕,純粹是因為這地方產鹽,並彙集了大量的鹽商,搞出來了畸形的純消費城市揚州、淮安兩城。

    當時當地普通民眾們,其實日子也非常的苦逼。

    揚州府和淮安府,這是一片很畸形,大量窮苦鹽丁和極少數富豪鹽商同處一地的地方。

    要不然,也不會搞出來大量奢華的園林,    還有大名鼎鼎的揚州瘦馬了。

    瘦馬怎麼來?當地的窮苦民眾,比如說鹽丁!

    瘦馬賣給誰?當地的鹽商們。

    這年頭的江北,其實不是什麼好地方,相反大片地方還是窮鄉僻壤,這也是王家禎之前為什麼不在江南募兵,而是選擇在徐淮一帶招募兵員組建新標軍的緣故。

    窮鄉僻壤出刁民,但是窮山惡水也出精兵!

    基於同樣的理由,後世李鴻章也是選擇了在這一片地方募兵組建淮軍。

    要知道,人家李鴻章可是合肥人,他不跑自己老家裡募兵,而是跑到徐淮一帶募兵,就是看中了這窮地方里的青壯更加容易招募們,也更加原因為了一口吃的拼命。

    說這些,只是想說,南直隸看似很大,但是佔據大片地方的江北其實不是啥魚米之鄉,難以貢獻出大量漕糧來。

    如果不是大運河從這片地方過,那麼漕運這事,都和他們沒啥事了。

    真正大量供應漕糧的是,是江南和浙北地區。

    每年從這些地方供應的漕糧,往往佔據全國漕糧的半數以上。

    而這些漕糧通過江南水網彙集京杭大運河裡的江南段,再通過運河運輸到鎮江,    再從鎮江過長江抵達揚州府,再沿著揚州段運河繼續北上。

    如今,鎮江卻是被楚軍佔領了,也就意味著大量江南以及浙北地區的漕糧,就無法通過鎮江過長江北上了。

    半數漕糧,直接被楚軍給截斷了!

    此外楚軍之前控制的湖廣、江西地區,也是供應了份額不少的漕糧。

    再加上這一部分的話,楚軍實際上已經切斷了明廷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漕糧份額。

    過上幾個月,京師等部分依賴漕糧的北方的大城池,恐怕都要開始缺糧了,而且是大面積缺糧。

    這對於本來就已經風雨交加的明廷來說,將會寒上加霜。

    第七師匯同第十五守備師拿下鎮江後,並沒有停下步伐而是繼續行動。

    他們繼續東進,繼而兵不血刃直接拿下了丹陽。

    說拿下也不對,因為丹陽縣是主動投誠的。

    丹陽城本身就沒什麼明軍駐防,不過只有數百衛所兵而已加上一群臨時徵召的縣勇青壯罷了,丹陽縣令面對金陵城陷落,鎮江完蛋,江南局勢徹底敗壞的情況下,丹陽縣令很果斷的選擇了獻城投誠……

    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大楚帝國鎮江府丹陽縣縣令,嗯,品級還往上升了兩級,變成了正六品。

    畢竟李元魁這種工部右侍郎的大佬都主動投誠了,前些時候還有安廬巡撫史可法,江西巡撫解學龍都投誠大楚帝國了。

    他一個丹陽縣令投誠大楚王師,也是很正常的吧!

    而丹陽縣的主動投誠,在江南並不是例外。

    楚軍第六師殺到溧陽的時候,當地的文武官員們也是很乾脆的投誠了,甚至當地的士紳大戶們也都學聰明瞭,直接來了個全面投誠,楚軍士兵還沒過來呢,就已經提前備好了大批錢糧準備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