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米 作品

第451章大變局裡面中小國家的應對之道

    在當年拿破崙一世戰爭時期,許多中小加盟國和自由國為了自己保持自身的外交自立、積極支持不參與戰爭的倡議,拒絕加入兩大集團的對抗,最終得到中立國的地位,就算是現在,中立國的國家數量越來越多,類似的心動更加不罕見。

    比如,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幹半島戰爭、美洲南北內戰等,再加上法蘭西帝國在暹羅王國發動的入侵戰爭,使得歐洲各國在暹羅王國的利益女嚴重受損,這時候荷蘭自動組織發動對法蘭西的制裁,便發起多次中小國論壇,讓歐洲各美洲小國能夠相互關切的課題制定共同的立場,在世界上發出更加有力的聲音。

    荷蘭在這幾年也發起了多個世界級別的組織組成了環球治理的機構,荷蘭的目的不是在於增強自身的影響力,當然要說沒有那也是假的,但是更多的是為了促進跟荷蘭一樣存在弱勢的中小國家跟大國在談判或者說討價還價時增加分量,當然了,是更加多跟大國存在鏈接的聯繫。

    《歐洲時報》說,威廉四世認為,法蘭西帝國開始強調遠東的戰爭不屬於戰爭,致使法蘭西在維護自身的利益這個說法,威廉四世認為就連法國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政府說的理由,更何況世界上各國的其他人。

    因此荷蘭需跟各國在這一問題上進行更多的磋商。

    同時,威廉四世還表示,對於普魯士入侵整個德意志邦聯其他區國家這個事情上,荷蘭不願過多參與,但是荷蘭會聽取來自曾經是德意志邦聯國一員的奧匈帝國的看法,荷蘭會認真看待這些理由是否合理,之後在再向柏林幫維也納轉達。

    這些爭鋒相對的行動,《歐洲時報》認為短期內恐怕不易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