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米 作品

第330章外向型經濟?

    迎接這所有人古怪的目光,威廉四世說:

    “當一個國家擁有自然資源太多的時候,賺錢就變得相對簡單,進而沒有了苦幹實幹的精神,隨後就會陷入了資源陷阱,簡單點,就是資源太豐富了,取之不盡,因此他們都賴得去折騰什麼工業化,國民更是來的找工作,畢竟上班可是很累的,這如何體現?

    我舉個例子,阿根廷人口260萬人口,可是該國可以種植糧食的土地卻是上百萬平方公里,是荷蘭本土幾十倍,人口卻是荷蘭本土的一半,由於出口糧食眾多,在歐洲各國面前佔據有利位置,因此他們不願意放棄這個優勢,畢竟巴西和南米利堅聯盟國也在出口糧食。

    該國把賣出的糧食資金保持著高比例投入到播種等一系列種植糧食上面去,因此可投入到工業化的資金很少,因此長期的工業化增長很是緩慢。

    就算是一時興起的短期投資高-潮,也是因為糧食需求投資產生的收益,長期的工業增長皇馬是因為經過一輪投資之後產生的收益,足夠這個國家過得紅紅火火了,國民對國家把原本拿來給他們發福利,減少徵稅的舉動很是不解和不滿,這促使阿根廷在投入工業化過程中會不十分穩定。

    他們就在經過前提的糧食種植投資後,就能坐看種植園產出無數糧食,用糧食換取各國的工業品過上幸福無比的高福利生活,這些過慣高福利又簡單的人,又如何關心國家的工業化生產?沒了用賣糧食和礦產的錢買不就夠了?”

    阿根廷是這樣,巴西、米利堅聯盟國和沙俄帝國等資源產出大國也是這樣。

    於是這樣的國家就陷入了我所認為的資源詛咒中,靠著底下的賦予的財富就能過的得很好生活,工業化自然會因此發展不起來。這樣的工業,遇見各大工業強國的大量優質且廉價的外國產品下,本就沒有競爭力的本國工業勢必逐漸被各強國擠壓下消亡。”

    威廉四世想到了前十的ri本國和棒子-國,這兩國都是資源匱乏的國度,領土不大,沒有上天賞的飯吃,只能夠苦幹實幹弄工業化,反而用自己的努力實現了工業化,威廉四世不由暗歎:所以,人再窮更需努力,只要肯幹,就更容易獲得成功,對國家和個人而言,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

    其實荷蘭現在的模式跟這兩國模式相同,都發展出了外向型的工業化,可是這個時代可不是那個全球化的時代,這個時代其實說起來是保守的時代,各國對自己執政之人可是對國家-權力非常看得很緊的,特別是關稅問題,那可是各歐美國家的命-根子,想要?沒門。

    所以威廉四世才會開始努力轉型,畢竟發展的再好,都不夠人家瞬間覆滅,那又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