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米 作品

第219章荷蘭皇家科學院

    荷蘭國內的交通運輸改善人口增長、消除關稅壁壘和相對較高的人均財富。

    這都為荷蘭工業品提供了市場。

    當然了,還有荷蘭在遠東的市場開發,跟沙俄帝國工業品交易等,荷蘭的工業正是在這樣的種種條件共同作用下,完成了快速的質和量的飛躍。

    而隨著世界各地戰爭的頻繁爆發,荷蘭的這種共振效應的作用將會更加的明顯。

    當各地的戰爭停止的時候,他們會發現,荷蘭的已經完成了工業化轉換,成為世界最頂級的工業大國。

    威廉四世冷酷暗道:對戰爭國而言,戰爭代表著死亡,但是對於消費戰爭國而言,戰爭代表著機遇。

    而荷蘭就是機會主義者,而且還是自己親手創造機會的人。

    因此,世界的戰爭必須繼續,那樣荷蘭才能夠從中牟利。

    而只要戰爭繼續在各國燃燒,那麼各國的移民就不會中斷,荷蘭甚至可以執行只取人才移民戰略和勞動力戰略移民,這將會讓歐洲的高端人才湧向荷蘭遠東。

    想到這,威廉四世更加的下定決心,不能夠讓北美安靜下來。

    因為相比較遠東,北美的米利堅聯邦似乎更適合移民,如果讓他們不再擁有戰爭而停下來的話,那麼對荷蘭制定的人才戰略來說,將會是是個最大的對手。

    所以米利堅的內戰必須繼續下去,歐洲更加需要如此。

    “目前奧地利帝國、普魯士王國已經開始打起來,歐洲大國本土除了在巴爾幹半島的奧斯曼帝國外,就只有奧地利帝國被打到了本土,其他各國本土還沒有經歷戰火,這對荷蘭來說,是一種損失。

    奧斯曼嘀帝國人才匱乏,而他們對移民遠東想來很難。

    只有把戰火燒向各國,荷蘭才能夠去搶人才。

    就好比這次普魯士入侵漢諾威王國、奧地利戰爭,早早就開始佈局的荷蘭情報機構,就狩獵了這兩地的不少人才,如今都已經送到了澳大利亞那邊。”

    奧地利作為歐洲大國,對荷蘭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人才庫,這可是荷蘭最動心的地方。

    就他所知的,因為奧地利戰爭,亞歷山德拉非常喜歡的著名的音樂家約翰.施特勞斯,就已經移民到了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