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二先生 作品

第140章 夏子

    “劉公山死於百萬黃巾軍。”

    說到這裡,孫乾頓了頓:“或許,我是說或許,劉公山之所以死於百萬黃巾眾,就因為他姓劉,就是因為他聲望太高,就是因為他有三興大漢的可能。”

    聽到這話,崔琰就想反駁,但張了張嘴,還是沉默了。

    “還有劉荊州和劉益州,他們可都是貨真價實州牧,手握一州大權,麾下兵強馬壯。”

    “劉荊州匹馬下荊州,靠著一張聖旨,成了實權荊州牧,他的能力確實值得信賴,但如今他成也世家敗也世家,如今還在平定宗賊叛亂,荊南四郡更是有反叛的可能,我不覺得他能挪的出手。”

    “至於劉益州,他的兒子都在長安,連一個繼承人都沒有,他今年沒有六十也差不多了吧。”

    “縱然劉氏有豪傑出世,三興大漢,那也無法說明這篇文章有問題啊,大漢朝不是已經滅完了嗎?新的大漢還是如今的大漢嗎?”

    “那公佑兄有什麼想法嗎?”

    “我確實沒想到辦法,所以我想親自看一看這位夏子,看看能否獲得《治亂循環·下》。”

    “這位夏子已經佔據了高昌縣,正打算開府建牙,稱伯建制,不久以後,就是夏伯了。”

    聽到這裡,崔琰只覺得一口老槽憋在嘴裡不知道該怎麼吐:他本以為夏子是一位姓夏的大賢,所以尊稱為夏子。

    如果後面的文章,都能有第一份文章一半的功底,那麼憑藉這本書,稱上一聲子,也不算過分。

    可是萬萬沒想到,夏子的子,竟然是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子,這是周天子時代就存在的爵位了。

    如今這位夏子把這一套體系從歷史堆裡挑出來,拾掇拾掇從新使用,顯然是個大反賊啊。

    想了想,崔琰問道:“這位夏子,姓甚名誰?”

    “夏子姓熊名巖,可能是楚國王室之後。”孫乾不確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