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361. 攢人 傻孩子,幹活吧!

    到了估計好的日子,他便馬不停蹄地又趕回了行轅——本州的考試,開始了。

    這一天,天公作美,風很小、太陽很好。

    祝纓率眾到了官學裡,與陽刺史等官員碰了個面,先祭拜孔子,再宣佈考試。

    考試分三天。官學生早有身份驗證,拿名帖直接入場。貢士有陽刺史篩選過了,也可拿名帖入場。此外還有一些本地的士子,持名帖與本地官員、士紳的保書,也可入場。

    時間雖然倉促,但是北地平坦,交通比南方便利得多,通知下去之後,到場的考生著實不少。州學、縣學生便有二百多人,再有十名貢士,又有數十學子,人數達到了三百。

    而祝纓也只打算在其中選四十人。

    先講規則,不得作弊,糊名。

    祝纓親自坐在上面,聽著外面唱名,忽然指著其中一個考生道:“帶他上來。”

    陽刺史問道:“大人看他與眾不同麼?”

    祝纓笑著搖了搖頭:“拿名帖來看。”

    此人唱名,說是某縣鄉紳之子,但是祝纓看他的樣子卻是不像的。讀得起書的人家,家境一般不會差。當然也有像她這樣偷聽的,以及梧州一些靠宗族賙濟的窮孩子。總的來說,都比較體面。

    這一位樣子也算端正,但是行動間略帶一點侷促、警惕。腰會不自覺腰一下,脖子會不自覺低下去,肩膀、兩臂往內收,這是在安逸的環境中很難養成的特質。

    再看他的衣著,新衣,像是士紳人家能穿得起的,但是他行動間總有點不自在,不停地在理衣服。好像很難得穿這樣的衣服似的。他腳上的鞋子也是新的,走路也帶點不適應。

    陽刺史問道:“你是何人?”

    這是一個未留須的年輕人,大聲說:“晚生某縣李生。”

    祝纓突然問道:“你爹叫什麼?”

    這人馬上張口:“崔五……”他猛地卡住了!

    陽刺史道:“怎麼會說不出自己父親的名字來?查!誰與他同鄉?!不對!你姓李?你爹怎麼姓的崔?贅婿嗎?”

    很快便被查出,此人姓崔,乃是個替考的!

    近年來,普通人出仕愈發地難了,丘一鳴從南往北跑了這一趟,祝纓再出告示,許多人心思便活絡了。決心抓住這次機會。

    李家是本地的鄉紳,兒子卻有些愚笨,但是書僮崔某機靈,便將崔某充做己子推來應考,許諾之後會給崔某放良。反正天使是使者,過不多久就回京去了,他家安心在本地做著官。完美。

    哪知道祝纓閒著沒事去監考,給看穿了!

    下面一陣“嗡嗡”,驚歎之聲擴散開了去,很快,許多人就知道這場故事。

    祝纓將李某名字記下,陽刺史派差役去拘拿李某父子。

    祝纓道:“繼續吧。”

    考生們還在陸續進場,施別駕便與陳放在一處閒聊:“祝公真是耳聰目明啊!”

    陳放低聲道:“這對叔父而言可不算什麼,叔父本就是大理寺出身,祖父在世的時候曾親眼見過,他只往地上看了一眼,便能抓到兇犯。”

    金良聽了,插言道:“可不是!那次我家被人……”講到這裡,金良突然想起來,不對,那不是陳家的家醜麼?

    施別駕問道:“將軍家怎麼了?”

    金良頓時拐了個彎兒:“偷了,就是大人給找回來了。還有……”還有當年鄭熹他舅家,哦,也是家醜。

    金良又講回了龔劼案中,祝纓帶人找到了一份至關重要的證據。

    他們一講,蘇喆和祝青君也有得說,其中以祝青君的故事最多:“……就這樣,幾個流放的逃犯都被拿下了,吊到杆上!從那之後,就沒有外人敢到福祿縣作惡了!”

    這些都是祝青君從花姐處聽來的。

    花姐看祝纓,無一處不完美。如果某件事情不能圓滿,那一定是別人沒有配合好。這也極大地影響了祝青君,祝青君本就敬服祝纓,如今說來更是隻有好話。

    一旁姜司法摸了摸脖子,心道:這大人是什麼癖好?跟杆子槓上了……

    ————————

    一群人與本州官吏講了三天的故事,考完了試,祝纓召集了人手來閱卷。陳放、卓珏等幾人都被拉了來批卷子,施別駕、陽刺史也不得閒。

    名都糊了,確乎比較公平了。

    最後是算分,祝纓帶來的兩個半會算術的人與項家兄妹算了半天才算完。張榜公佈了前四十名。

    陽刺史低聲問祝纓:“四十個人,安排得過來麼?”

    祝纓微笑道:“那要看怎麼安排了。今晚我請客,請使君也一定要來呀。”

    她在行轅設宴,請四十名學子吃飯:“你們都是本地英傑,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只要努力就會有結果。”

    學生們的臉脹紅了,項樂看了他們一眼,心道:傻孩子,幹活吧!

    祝纓又緩聲道:“各人各有所長,要放到合適的地方才能顯出可貴來。如今正有幾件事,讓我看看你們的本領。”

    學生們應聲稱是。

    祝纓先請他們吃飯,讓他們第二天帶上行李到行轅來集合,祝纓沒有馬上為任何一人申請官職,而是冒雪帶著他們又到了下一州,再重複掛旗杆、收狀紙、接受自首、考試錄取的過程。

    重新掃過了四州,最後到王刺史處,由於這裡已經有了三十名子弟跟隨自己,祝纓只又再選取了二十名。

    北地四州,未經胡兵的兩州各四十人,王刺史處三城受兵災,張刺史處一城受兵災,這四城各取了二十人,十人已暫授職。張刺史處另選四十人。

    再次駐紮下來,祝纓已經有了一百八十名北地子弟相隨。

    祝纓駐紮下來之後,又下令各州,再各舉薦五位德行兼備的賢者到行轅報到,湊足了二百人。

    人手頓時充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