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芋圓 作品

第80章 第 80 章

    讓政事堂的局面更加複雜的是,裴中書和崔中丞最近走得近。

    兩人一個扶持東宮皇太女,一個替嫡女和家族謀算前程,暗中生了默契,李相最近的幾項提議,在政事堂被連續駁了數次,無法通達政令。

    最近的風向轉變,確實難以看清。許多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如今的混亂局面裡,或許不是不可能達成。

    謝瀾不再勸諫了。

    跟隨走出一段路,他換了個話題,“聽聞殿下的生辰快要到了?”

    姜鸞正在和崔四娘談論著當季衣裳京城流行的新式樣,聞聲側頭,笑望了謝瀾一眼,“謝舍人有心了。確實快到了。”

    她留意到謝瀾身上簇新的硃色官袍,愉悅地說,“忘了,現在該稱呼一聲謝侍郎了。”

    謝瀾微微一笑,“臣是東宮的人。殿下直呼姓名也是可以的。”

    姜鸞沒多想,她正一口一個‘阿瀅’的稱呼崔四娘,‘謝侍郎’確實聽起來比較生分,應下來。

    “無人時直呼你謝瀾?指名道姓的,你可別惱。”

    崔四娘在旁邊提醒一句,“謝侍郎早就加冠了,殿下是同輩人,可以稱呼小字。”

    “啊,我倒沒想起來。”姜鸞停步轉到謝瀾面前,打量著他的新官袍。

    “這身顏色鮮亮,你生得好,硃色比之前的緋袍更襯你。對了,”她笑問:“你的小字是什麼?我都沒問過。”

    謝瀾深深地看了眼面前言笑晏晏的貴女。

    她才是生得好的那個。隨意往哪邊一站,彷彿婷婷含苞的國色牡丹,不經意便能吸引所有人的視線。

    “臣加冠當日,父親起的小字:靜澤。”

    “靜澤。深澤大淵,靜水流深,看來你父親對你期望極大啊。”姜鸞在唇齒間念過一遍,繼續往前走,“記住了。”

    走了幾步,東宮就在前頭,她停步趕人,“你入了吏部辛苦,眼看得瘦了一圈。趕緊回去還能歇一歇。這兩天邸報沒出新的,你下午也別去六部值房那兒了,等新邸報出來了再過去。”

    謝瀾默然告辭離去。

    崔四娘停了步,留意打量謝瀾離去時的神色。

    姜鸞幾步走進了門裡,回身叫她,“看什麼呢,進來吧。孔先生早上留的功課還有些想問你。”

    崔四娘應下道,“來了。”

    姜鸞的生辰快到了,東宮已經開始佈置絹花彩綢之類的點綴物件。姜鸞走進東宮正陽門,轉過騰龍影壁,迎面可以看到眾多宮人忙忙碌碌四處佈置的身影。

    她一眼瞧見了枝杈高處忙活著的盧四郎。

    見了人就想起一件事,她走上幾步,站在發了新芽的樹下,把人叫下來,“盧四郎,盧鳳宜!”

    盧四郎從樹杈高處踩著梯子下來,“殿下有何差遣。”

    姜鸞數了數日子,“記得你也是三月裡的生辰?三月二十,今日過生辰?”

    “是。”盧四郎露出意外的神色,他沒想到姜鸞還記著。“確實是今日。和殿下的生辰只隔了一日。”

    姜鸞是三月二十一的生辰。

    “哦!那得叫廚房給你下一碗生辰長壽麵,你別忙活了,歇一歇,等著吃麵。對了,二月裡你立下了大功,正好東宮舍人的位子有空缺,你要不要做?”

    盧四郎霍然抬頭!

    “草民……”他遲疑著說,“草民雖然御前恩免了死罪,但還是落進了罪奴籍……”

    不怪他遲疑。嚴格來說,像他的奴籍身份,連自稱‘草民’都是逾越了。

    姜鸞稀罕地盯著他瞧。

    在東宮休養了整個月,盧四郎的一身白皙皮膚早養回來了。人也不像正月裡被帶回來時那麼消瘦。顧盼間還能看見往日的明麗風姿。

    但人畢竟還是不同了。

    六月裡麒麟巷開府當日,初見面時那個驕縱脾性的少年郎君,硬是被世事磨成了現在這樣,說話都帶著小心,怪惹人憐的。像點點盯著小魚乾嬌聲嬌氣叫個不停的樣子。

    不過比起現在這副不安遲疑的神情,姜鸞還是覺得,初見面時那副驕縱得彷彿開屏孔雀的翹尾巴模樣更適合他。

    “你的奴籍早除了。前幾天求到聖人跟前,討來了一張赦免手諭,去了趟京兆府,半個時辰就辦好了。你沒瞧見京兆府尹捧著手諭在衙門裡一路飛奔的樣子。如今你是庶民白身,戶籍落在東宮裡。”

    姜鸞四下裡走動幾步,打量著庭院裡新鮮的擺設裝飾,

    “你這邊願意的話,我就叫淳于寫個奏本,呈給政事堂。能不能批覆下來,倒是不一定。我也沒有十分把握。”

    盧四郎後退兩步,鄭重大禮拜倒,久久不起。

    當日傍晚,一本奏本打著加急的紅色條子,呈上了政事堂。

    李相當天早上又被駁了一道草擬文書,人不得勁,連笑容都勉強,申時早早退了。

    崔中丞是有家有口的人,忙著回去教導嫡女。

    掌燈後還留在政事堂裡的只剩裴顯一個。

    加急標紅的奏本呈上書案,裴顯隨手打開,看見是東宮呈上來的奏本,把手頭其他的事都推開,奏本拿過來面前,仔細翻閱。

    奏本的筆跡一看便是東宮詹事淳于閒寫的。開門見山,寫明原東宮舍人謝瀾,如今身在吏部,一身不能擔二事,東宮已經令擇了兩位東宮舍人,奏請朝廷敕令。

    裴顯目光一目十行地掃過,手裡的狼毫筆桿在‘謝瀾辭任東宮舍人’幾個字處點了點,唇邊噙了一絲不明顯的笑意,悠然往下展開。

    兩位候選東宮舍人的名字迎面跳入眼簾:

    ——崔瀅。

    ——盧鳳宜。

    裴顯:“……”

    暮春的夜風沿著大開的窗戶吹進明堂,他在夜風裡深吸了口氣,把奏本重重地合上了。

    即刻起身出了政事堂,揣著那道奏本,直奔東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