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塢 作品

第154章 第 154 章

 萬里之外的東南, 有一條銅礦蜿蜒而過,處於淮南與吳的交界處。

 自豫章郡被太后接手,成為長安深深安插在吳國的一顆釘, 吳國的銅產量已然不能夠支撐鑄幣,這時候,與淮南國交界處的礦脈就顯得彌足珍貴。

 儘管吳王幾乎放棄了鑄幣, 將海鹽列為新的支柱, 但銅乃獨一份的資源,如何也不會嫌多。他的目光,投向交界處的的礦脈,而他的鄰居,是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孩——

 僅次於代王, 與梁王劉越交好的淮南王劉長。

 起初,吳王劉濞和他的親信,誰也沒有把劉長放在眼裡。力大無窮, 四肢發達而頭腦簡單, 是吳王給淮南王的評語, 他斷定劉長就藩的五年內,將深陷於內務, 因年紀尚幼而與國內大臣鬥智鬥勇,不能著眼外事。

 後來他發現他錯了。

 這就是一條瘋狗, 逮誰咬誰, 誰若小看了他, 就能被撕下帶血的皮肉!

 許是劉氏皇族從來沒有出過這樣的性格, 那執著的瘋勁, 叫所有輕視他的大臣狠狠摔了跟頭。劉長或許是真的頭腦簡單, 他手段粗顯, 直來直去,可偏偏願意聽國相的話,偏偏擁有孝順的美名。

 劉濞在長安算計了劉長一把,卻沒想到會惹來不計後果的報復。淮南王一就藩就宣佈,交界處的礦脈是他的。

 隨即便是大張旗鼓,送人前去開採,派遣軍隊駐紮,還當著左右的面說:“吳王兄被天唾棄,還有何顏面與孤爭礦?”

 傲慢,狂妄!

 吳王沉痾的病體都快被氣好了。

 可他還真不能把劉長怎麼著。這可是梁王的玩伴之一,明顯在皇太后心中掛了號的,前些日子,長安還派使者給淮南王太后趙姬送來藥草,用以調理身體。

 何況淮南的國力,並不遜於吳國,他只不過勝在就藩的時間長;若真要比資源條件,還是臨近中原的淮南國更為富庶。

 吳王權衡良久,終是沒有其他動作。

 等,等,等!

 嚥下這口氣的劉濞,臉色更灰敗了幾分。想他先帝子侄,劉氏子孫,何需淪落到此?

 吳王加大力度,給身在長安的交侯呂產送禮。再過了半年,韓彭未死,大漢打敗東胡騎兵的喜訊傳來,吳王冷靜地觀閱自己的士卒。

 他的弟弟德侯連同潁陰侯等功臣,失敗了,給呂產的禮,全白送了。

 吳國軍隊,怕是不夠梁王衛隊一回合打的。

 這麼些年,破財又背運,王宮的私庫已然捉襟見肘,那交界處的銅礦,由不得他不在意了。

 不等他運用手段,要與淮南王搶食,一封詳細的戰報,連同當日長安宗廟的細節傳向四方。吳王細讀之下,喃喃道:“天罰,白煙?寡人有些熟悉。”

 王后面色驟變,眼睜睜看著丈夫噴出一口血,霎時花容失色:“大王——”

 吳王頗有些好轉的病再次加重,可多年前依仗的神醫並不在此。

 就在這時候,長安使臣來臨,送來陛下退位、梁王登基的詔令,笑得很是客氣:“太后宣諸侯王與各地兩千石臣入長安,為天子敬賀。”

 他彷彿沒有看見吳王灰白的髮絲,與平躺在榻上的衰敗模樣,宣完詔,就平靜地告退了。

 收到屬下打探來的消息,使臣眼一眯,“爭礦?”

 他暗暗記在心裡,只等歸去與天子、太后回稟。

 ……

 淮南國,國相望著延綿不絕的運輸車隊,又看看自家腦子彷彿有問題的大王。

 劉長雙手舉鼎,半晌放了下來,眼神亮亮的:“從前答應過幼弟的事,孤得說到做到。”

 臨江國,劉建埋頭庫房,精挑細選看有什麼好東西,半晌猶豫起來,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聽聞劉建的意願,臨江國相覺得腦子有問題的不止一個,深深看他一眼:“大王若是自請,就沒有回頭路了。”

 豫章郡,郡守酈侯呂臺整理衣冠,出發前,對屬官道:“取一塊銅礦石,拳頭大小足矣。回頭送與吾弟。”

 屬官暗想,郡守難不成要氣死交侯?

 梁王宮,接到太后密令的趙安喜極而泣,把內務交由自己的弟子管理,揣好賬簿,收拾行囊,坐上了梁國相靳歙的車隊。

 南陽郡,郡守北平侯張蒼與弟子賈誼連夜動身。張蒼摸摸賈誼的腦袋:“侍奉天子,是為了重振儒門,還是為了胸中抱負,你須弄清楚。”

 “兩者雖可兼容,到底有輕重。儒不似法家,處處以君王為先,為師不願你被晁錯比下去。”

 賈誼若有所思。

 大漢十六年四月,天下聞風而動,各地兩千石郡臣和分封的劉氏諸侯王,於五月初齊聚長安。

 劉越從睡夢中醒來,忽然被告知他的好日子要結束了。

 雖然這些天,也稱不上什麼好日子,他仍能回憶起張不疑說起梁園豬都被高價預定時候的心情——連帶著董公興高采烈地帶領農家子弟紮根暖房,都不能焐熱梁王殿下涼透的心。

 那可是他看著長大的豬崽啊……

 望著面前溫文爾雅的蕭師傅,劉越一骨碌從床上爬起,條件反射背起漢制。

 若說留侯曲逆侯是先帝智囊,那麼瓚侯堪稱一本百科全書,他的智謀或許不是最頂尖,論內政,論安民,誰也比不過他。一個月來,蕭何與劉越講解長安城的分佈,未央宮的建築,包括百官官職、兩千石大臣的姻親關係、需要牢記的徹侯名單,還有大漢立國以來頒佈的政策、制定的各項制度,這與劉越從前的諸侯王課程有些相似,只不過把“梁國”換成“天下”而已。

 若是劉盈從前的老師在此,定能驚駭地察覺,蕭何講解得是怎樣的細緻——

 天下官吏猶如過江之鯽,天子能記得的,不過寥寥。除卻金字塔尖的三公九卿,就是一些兩千石大臣,沒有出色的政績,在長安同樣默默無聞,好不容易獲見天子,天子或許還要問詢左右,這人叫什麼名字,有什麼功績?

 這不是羞辱,而是視之若常。

 先帝在時,他們教導從前的太子劉盈,只需記得朝堂諸公的名字;朝堂諸公記得衙署官吏,官吏記得麾下小吏,小吏記得縣鄉遊檄,如此一級一級,井然有序,才是正道。

 而瓚侯教導的都是什麼?

 官吏的名單竟是囊括了整個長安,不論大小,就算一個掌管西市的商吏,也一字不落地灌輸進劉越的腦中。

 學生竟是躺平受教,習以為常……

 講完長安講關中,蕭何道:“關中諸人,大王要特別記得。其四,鄭縣戶曹。”

 劉越翻閱內史衙署的記錄:“鄭縣戶曹端木猶勸農有方,去歲關中,數鄭縣畝產為先。”

 蕭何讚許頷首,過了五天,又道:“大王既然尚有餘力,我們再提一提關中以外的官吏。其六,隴西郡長史。”

 “……”劉越雙眼失去了光亮,手上動作不停,“隴西郡長史經手旱糧,不吞一錢,為天下讚頌。”

 蕭何微笑起來。

 治國是由上而下地治,人心卻不是。君王垂拱而治,百官各司其職,乃黃老大賢的嚮往;可對於君王本身而言,不被矇蔽,才是為政之基。

 太后尊崇黃老,難道就任由臣子發揮而不糾正嗎?

 大王聰慧,記人而已,遠遠達不到他的極限,否則蕭何哪敢這麼幹。想想吧,若有一日,朝廷上報哪個縣鄉收成極好,陛下不經思考,便說出負責農官的名字,那農官聽了,豈不涕零!

 關中子弟為何緬懷先帝?就是因為先帝能念出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至於大臣,先帝登基後就懶得記了……

 劉越渾然不知蕭師傅立志把他教成先帝進階版,他找記錄翻資料的速度越來越快,習慣了之後,好像也沒什麼不能接受。

 都怪太傅!

 面對張口就是背的劉越,蕭何輕咳一聲,也想著都怨張良,把學生教成什麼樣了。這些日子張良睡得倒香,反倒是被同僚討伐的陳平,活得水深火熱,日日同他訴苦,惹得蕭何苦不堪言。

 他溫和道:“太史令奏請奉常,觀星象卜吉兇,將後日定作大典之日。太后請臣來教導大王,等到典禮一過,大王就要搬進未央宮,從此起居宣室了。”

 “鍘刀”終於落下,劉越竟是小聲鬆了口氣。

 這話他一點也不敢和母后說,此時用被子矇住頭,軟軟道:“終於給個痛快了。”

 蕭何:“?”

 -

 大勝以來,被封賞的將士皆是入住宅邸,韓信彭越尚有些不習慣。住進府中的第二天,瞧見蜂擁而至的同僚們,他們臉都綠了,為躲清淨,轉頭就往梁園跑。

 那裡駐紮著梁王衛隊,衛隊暫時還沒有擴充,也沒有更名。

 被韓信請出梁園,以應付舞陽侯大將軍等人的蒯通:“……”

 韓信,狗賊也!

 他罵罵咧咧,到底以梁王門客的名號,與舌燦蓮花的話術唬住了眾人,成為了長安城又一樁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