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啊衝 作品

第二百零九章 良史之材

    魏國的權力交換速度,甚至快過了傳播的速度,前後僅十天的時間,曹爽親信黨羽盡數掃除,七千餘人在數日內問斬完畢,刑場上人頭滾滾,鮮血蔓延在地上,行走的劊子手跟官吏甚至提著袍角趟過,其中的男子、婦人、幼子皆不留。

    公孫修雖說早已知道高平陵事變從正月初一發生,正月初十結束,可當他從密探中的消息得知後,仍然是吃驚不已:“司馬懿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就把魏國最大的宗親勢力給瓦解了。”

    高平陵事變的速度之快,手段之殘忍,道德底線之低,情形之惡劣,即便是草管人命的三國時代,也大開眼界。

    道德是以約定俗成自然而然的構成的一種默認體系,政治體系更是如此,上行下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後人即使覺得按照規則來辦事束手束腳,可既然默認在了規則內,一切的鬥爭便在規則內。

    然而從司馬懿開始,士大夫階級的信任感就崩塌了,魏晉六朝的更替幾乎是篡位者誅殺前朝皇室雞犬不留,亦是成了毫無底線的無規則。

    公孫修暗想:“司馬懿肯定想不到,一百五十年後,有個名為劉裕的毛頭小子,也如今日這般舉起屠刀殺盡司馬氏後人。此乃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至於高平陵事變中同樣被夷滅三族的桓範,大抵還剩下幾個後人躲過了劫難,至東晉末期出現了一個叫桓玄的權臣,敲響了晉王朝的喪鐘。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目前他所關心的並不是這個問題,歷史的軌跡肯定已經改變了,就說高平陵事變就已提前了三年。

    這是最值得嘆息的,由於魏國兩度伐遼的失利,竟然無意間加速了歷史推進的速度,也不知最終走向能否改變,畢竟司馬老兒按道理還有好幾年的陽壽。

    公孫修聯合魏、吳二國,意在瓜分魏國,趁勢而動,當然高平陵事變的速度過快,別說發兵進攻,就連數千裡間傳消息的半路上就結束了。

    高平陵事變只是一個信號,司馬懿雖然控制了魏國的頂級力量,並有了以天子名分為行事增添正義性的加成。

    可這並不代表司馬氏從此就坐穩了魏氏的江山,忠於曹氏的魏國勢力還是存在的。司馬懿的手段惡劣天下人有目共睹,此時此刻上下人心惶惶,都處於對司馬懿的恐懼跟憎恨中,反馬力量也在積蓄。

    最著名的就是淮南三叛了,分別的代表人物是王凌、毌丘儉、諸葛涎。

    只可惜的是,淮南三叛虎頭蛇尾,反撲的力量也不夠強大,最終也只能淪為失敗,最有價值的很可能就是毌丘儉之叛,這一波間接的帶走了司馬師。

    公孫修心裡明白,聯合蜀國跟吳國是外部勢力,還得想辦法牽線魏國的內在勢力,若能響應三大叛亂促成,贏面則更大。

    淮南三叛結束後,曹家就沒了支持的武裝力量。畢竟曹氏分封的諸侯王都是虛封,並無實際的兵權,當坐鎮中央的皇帝受到挾持,眾人也只能乾瞪眼的看著,根本做不出任何的對策。

    這或許也是司馬炎在吸收前朝魏國的經驗教訓,皇帝出事,分佈全國的同姓諸侯王幫不上忙,那乾脆就實封而不虛封,每一個在外的諸侯王都擁有實際意義上的兵權跟土地,以為如果真的出現了皇帝被挾持,諸侯王能出兵救駕的美好幻想。

    而實際上則自食惡果,其結果是八王之亂跟五胡亂華相繼而來。

    襄平,燕王宮。

    鄧艾聽完了魏國傳來的消息,不禁凜然:“司馬懿臨到這麼大的年紀,晚節不保。”

    公孫修放下書信,撫掌笑道:“或許他心裡壓根就沒有道德底線可言,今日的行徑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會遺臭萬年。司馬懿為了斬草除根,不惜失信於天下,也終失於天下。”

    眾人歎服。

    鄧艾道:“司馬懿失信於天下,今後有人造反,也決不會相信他的片面之詞了,靠欺靠詐,小人所為。司馬懿現在更沒心思要回東來郡了,他若真的要強奪,也擔心有人背刺,如若逼急,王上亦可以清君側之名出兵,司馬懿自然也怕旁人有樣學樣。”

    公孫修聞言一愣,隨即哈哈大笑:“不曾想孤竟然成了魏國唯一的手握兵權跟封國的異性諸侯王。”

    鄧艾也覺天方夜譚,失笑道:“曹氏子孫的王侯都無兵權,按照法理,王上確實可以這樣說。只不過司馬懿現在控制了天子,想把王上定義成叛賊就是叛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