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啊衝 作品

第二百零五章 武侯遺志

    公孫修笑道:“正是。”

    姜維點了點頭,暗想此次會談孫權能派諸葛恪過來,足見盛情,平靜道:“吳國與我蜀漢乃是友邦,諸葛瑾與武侯是兄弟,諸葛恪為武侯之侄。”

    他點了點頭,當即命人召諸葛恪進宮。

    過不了多久,一個體型龐大的身軀邁入殿中,公孫修對他瞧了眼,諸葛恪看起來有些憔悴,似乎比當年要瘦上三十來斤,只可惜的是基數太大,外表上不好看得出來。

    諸葛恪先向公孫修行禮,再向姜維行禮,姜維不敢怠慢,也站起身還了一禮。

    二人分至落座,公孫修瞧著諸葛恪憔悴的面龐,不禁詢問道:“元遜看起來似乎身體不大好。”

    諸葛恪歉意地看了他一眼,苦笑道:“只因前年家父亡故,是以兩年來守孝,又突遇大將軍陸遜去世,國內軍政繁忙,故而不知不覺間消瘦了不少。”

    姜維一愣,諸葛瑾前年去世他是知道的,卻沒想到吳國大將軍陸遜也去世了,不免吃了一驚,暗想:“當此用武之地,陸遜離奇死亡,吳國軍心大落,何以為用?”

    公孫修也覺惋惜,自己穿越到這個時代來,或多或少都跟他們有過交集跟交手,但都未曾謀面,例如曹睿、諸葛瑾、陸遜等人。

    至於陸遜的死因,他倒是知道的,一來是陸遜捲入了二宮之爭,二來功高震主,孫權畢竟年事已高,疑心病也自然地增加了。他看著諸葛恪的臉色,輕聲道:“節哀。”

    同時他心裡也明白,陸遜一死,下一個大將軍就是諸葛恪了。

    魏蜀吳都有個高危的職業,魏國專死皇帝,蜀國專死上將,吳國專死大都督。

    諸葛恪點了點頭,臉上沒有別的表情。

    公孫修心想你小子得了便宜就賣乖吧,這今後的吳國就是你蹦躂的時代了。

    他目光眼望二人,放下酒爵,姜維跟諸葛恪也一齊放下,只聽公孫修笑道:“你我三國匯聚於此,皆在於克魏。目前唯一的機會,就是趁著來年魏國大亂,出兵伐之。”

    姜維心中一凜,皺眉問道:“燕王何以這樣認為呢?據在下所知,如今魏國宗親與士人之間雖有摺合,可也不至於動搖國本吧?”

    公孫修道:“無須擔心,孤已收到秘密風聲,魏國必亂。一是幼主年幼,二是權臣跋扈,三是士人坐大,彼此間離心離德,定然要生出禍亂。待其惡而亂之,燕、蜀漢、東吳齊發,令其三方不可兼顧,必然朝野震動,即使不能分裂魏國,也能逼其國力大損。”

    姜維不解的問:“魏國以曹爽為首的宗親,跟士人爭權奪利,局面僅限於朝堂,恐怕不會延伸至軍事。”

    公孫修笑了一笑,“換了旁人自然不會,司馬懿就未必了,此人心狠手辣,決不會留手跟道德底線。”

    姜維道:“曹爽跟司馬懿都是曹睿的託孤大臣,以我看來,鬥爭的局面無非是一方被剝奪官職兵權,貶為庶人罷了。動搖魏國根基之事,過於虛妄。”

    他登時眉頭皺了起來,心想:“你這是把司馬懿跟曹爽比作了諸葛亮跟李嚴啊,那可就不切實際了。”

    蜀國同樣也有託孤大臣間的政治鬥爭,劉備白帝城臨終之際,把劉禪託孤給諸葛亮跟李嚴,以二人為託孤大臣。

    李嚴跟諸葛亮屬於八字不合的,處處挑刺跟抹黑,屬於心中不平衡的那一塊。公元226年,也就是建興四年,諸葛亮準備興兵北伐,想調李嚴來到漢中坐鎮後方。

    這本來是給了他回到權力中心的大好時機,可李嚴這時候就私心作祟,認為回到漢中就會成為諸葛亮的下屬,為諸葛亮的北伐鞍前馬後,從平級降為次級,各種理由推脫不去,還要求諸葛亮將五個郡合為巴州,由他擔任刺史。

    不僅如此,李嚴後來又勸諸葛亮加九錫,慫恿其進爵稱王,此舉無疑是把諸葛亮架起來用火烤。諸葛亮憤怒不已,當場訓斥了李嚴,兩人的間隙由此愈來愈大。

    終於在建興九年,諸葛亮的出兵北伐戰役中,李嚴負責後勤糧草,卻因督戰不力,導致後勤跟不上,還要求諸葛亮撤軍,等到諸葛亮撤軍以後他又散播消息,向後主劉禪說諸葛亮延誤戰機。

    這次可讓諸葛亮忍無可忍了,收集李嚴全部的罪證跟過錯,並將其言辭前後不一致的矛盾挑了出來,稟明給劉禪,李嚴自知理虧,磕頭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