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啊衝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五章 班師回朝

    公孫修可不知道,這一招秘而不宣的手法,竟誤通了密儲制度。

    嫡長子制度確立了皇位繼承人,排除了除嫡長子以外的所有皇子,本質上是秩序的表現,只有確立一個不可打破的界限,才不會因為爭奪皇位大肆流血。嫡長子中年齡最大的為太子,若無嫡子,則以庶子中最長者為太子,這是千古不變的秩序。

    可即便是在嫡長子制度下,中國三千年的嫡長子制度下依舊爭得頭破血流,弒君殺父、兄弟相殘的戲碼層出不窮,雖然很少有人挑戰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則,但是,“嫡長子”畢竟仍然是相對的,通過改動排隊人的數量,完全可以造成“後來居上”,而“插隊加塞”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將排在前面的候選人從政治上打倒,甚至從肉體上予以消滅。

    大臣朋黨、後宮妃嬪、宦官外戚等各有山頭,各有所擁戴的皇子,各種利益集團自然便展開了博弈甚至廝殺,步步驚心。縱觀二十四史,圍繞接班人而展開的爭鬥,幾乎是所有宮廷悲劇及大多數朝堂悲劇的源頭,歷代政權都因此而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圍繞“國本”的爭鬥恰恰成為“國本”被放血的巨大傷口。

    密儲制度起源於清,由於受滿洲舊俗影響,所謂“嫡庶”觀念還沒有形成。因此,清朝(包括後金)前三代皇帝生前均未明確指定太子,比如清太宗皇太極不是嫡長子,也不是庶長子,清世祖順治帝福臨、清聖祖康熙帝玄燁都不是因為嫡長子身份而當的皇帝。

    嫡長子制度雖可避免兄弟之爭,但並不能優選,太子制則容易引起皇室內部傾軋,骨肉相殘。因此,怎樣立儲、怎樣傳位,也是皇帝深感傷腦筋的一件事情。

    密儲制度的誕生,不再公開立儲,而是到了皇帝駕崩之後,由皇帝親書聖旨,一式兩份,一份密封在錦匣內,安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駕崩時,由御前大臣將兩份遺旨取出,共同拆封,對證無誤後當眾宣佈由誰繼位。雍正就是用這種新的制度選立了乾隆。

    當然,公孫修並不知道密儲制度這個詞彙,他只是覺得這個方法切實可行,沿用下去倒也能避免廝殺。畢竟,皇位之變,不只是帝王一家遭殃,藩王與太子之間的鬥爭,甚至能損耗國本,死傷無數。

    到了王朱臨盆的那一日,接生婆、御醫、侍女都進入寢宮。

    公孫修一人在宮外踱步,神色凝重,掌心都不免出汗,暗想:“也不知現在的醫術到底如何,唉!我他媽的穿越前平日裡要是多和我那個在婦產科當主刀醫生的堂哥聊幾句,也就不會有今日的困惑了。”

    寢宮外重兵把守,裡外三層,雖然姦凶已除,高雄、張驍伏誅,可公孫修依然擔心有亂賊闖入,大的風浪肯定是翻不起來,小風小浪驚擾來宮中的妻兒也是得不償失。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外邊有百萬大軍也得先攔下來等王朱分娩,生下孩子再說。

    原本晴空萬里的天氣,突然落下一二滴雨珠。

    公孫修下意識地抬起頭,赫然見瞬息之間烏雲蓋頂,厚厚的積雲毫無徵兆的下起了傾盆大雨,夾雜著幾道駭人的閃電,彷佛要撕裂天地一般。

    鄧艾也被這忽如其來的暴雨給吃了一驚,訝然道:“這是怎得回事?按理來說,今日是不該有暴雨的,當真是反常。末將估算天時,不說百抓百中,可也不能有如此的失誤。”

    這一大雨忽如其來,立在寢宮外的禁衛軍由於露天而立,也沒事先披蓑衣,當場被淋得渾身溼透。

    站在屋簷下的公孫修眉頭一皺,當即命禁衛軍找地方避雨,只留下把守各處城門的士兵,擔心士兵感染風寒後又互相傳染,還是沒必要冒這樣的險。

    倒是這突如其來的電閃雷鳴,傾盆大雨,讓他沒來由地一陣心慌,暗想:“怎會如此恰巧?朱兒臨盆在即夢見山崩地裂,四海沸騰,有盤踞長空的金龍飛入腹中,難不成我這大兒子,難道真是個呼風喚雨的真龍天子?一出生就整出這樣的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