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啊衝 作品

第三十九章 天竺與蛇

    “遼東有四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每一郡一縣都劃分出區域出售許可販賣證,大抵能規劃出多少個,由你去實行。反正愈多愈好,每多一個,朝貢就多了五萬銖,商戶得了出售許可,自然會想辦法販賣農具的。”

    這一套詳細說明講下來,賈範倒是聽明白了:“王上此策有以工代賑的意思,對麼?”

    公孫修點頭道:“不錯,你理解了孤的意思,可並不是全部。”

    鐵器的原料是鐵礦,鐵礦握在官府手中,官府就成了整個供應鏈的上游,每次出售的鐵礦都是包含著賦稅的,也是燕國的鐵礦利潤。

    流離失所的百姓有了打鐵鍛造的營生,以及冶鐵業衍生的各類相關產業,便不會遊手好閒的在外邊閒逛,又得到微薄的工錢,不用官府去一個一個地派發糧食賑災。

    最關鍵的則是商戶,商戶要想成為販賣鐵器的代理人,要先繳納朝貢,一個商戶的朝貢是五萬錢,一百個商戶的朝貢就是五百萬錢。官府幾乎不用出任何的設備、資料、人力就憑空得到了五百萬錢。而且商戶所出售的每一件農具,都需繳納十錢的費用,小小的十錢數量增加後,也可變成恐怖的數字。

    這裡要區分一下,國營跟民營的區別。自古以來,國營的效率和創新是永遠低於民營的。原因無他,因為沒有激勵機制,國營(即官府)沒有努力認真去落實的幹勁,賺了錢也不是自己的,很多時候國營的上下也不是以盈利為目標,這點自古皆然。

    現在就不一樣了,完全變成了市場經濟,由商戶去販賣農具,聰明又市儈的商戶必然會想出賺錢的辦法。

    不出一年,官府通過冶鐵的賦稅會增加些許,百姓也不會失業,商戶也賺到了錢。只要百姓手頭上有錢,官府就不怕徵不到稅,怕的是窮困潦倒,沒有油水可撈了。

    漢武帝眼看經歷了文景之治,富藏於民,搞了個算緡、告緡令,能把全國的中產之家都給整破產了,先是算緡令讓家中有資產例如馬車、房子的都需按值納稅,後又來個告緡令,百姓檢舉他人有家產不納稅,檢舉者也可分一杯羹。可是檢舉者告緡後變得有錢了,難免也有沒算緡的家產,又被他人檢舉,幾個回合折騰下來,民間的財產都進了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