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削麵加蛋 作品

第1518章 野心

    聽到這裡,段雲露出了讚許的表情。

    事實上正如李芸所說的,在90年代以前的亞洲地區,中低端電子產品的主要出口地是亞洲四小龍。

    四小龍經濟都是外向型經濟。對於小區域的國家或地區,外向型經濟是必然的選擇。經濟的外向度會隨著國家的增大而減弱,美國是外向度較低的國家。

    而在這四小龍之中,早期的香港和新加坡也出現過比較發達的輕工業,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兩個區域經濟逐漸轉向了金融和港口貿易,到了90年代初的時候,香港和新加坡本地已經沒有多少輕工產業了,大部分都已經向中國內地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轉移。

    而臺灣和韓國始終保持著非常不錯的工業基礎,尤其是電子產業,從60年代末的時候,臺灣和韓國就已經相繼佈局微電子產業,並且在一些低端電子產業領域,佔據了一定的國際市場份額。

    這其中從60年代開始,臺灣開始發展輕工業,包括紡織、五金、服裝、玻璃等,當時這些產業的企業規模都很小,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不過它承接了大量的富餘勞動力。

    到了70年代初期,臺灣的輕工業、小商品在世界市場上已極具競爭力。當時的臺灣桃園機場非常的繁忙,島內的小商人帶著皮箱,裡面裝著企業生產的樣品,飛往世界各地找訂單找市場。因為物美價廉,種類繁多,很多就佔領了歐美市場。

    和臺灣一樣,韓國也是出口導向型經濟,開拓國際市場關至關重要,為了解決窮人就業,賺取外匯,60、70年代的韓國人滿世界找業務,髒活、累活來者不拒。

    韓國國力有限,投資重工業不可能遍地開花,只能選擇有實力的企業進行重點扶植,減免租稅,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在政府的扶持下,一批企業集團崛起,迅速控制了韓國的經濟命脈,如現代、三星、樂天、sk、lg、韓進、浦項、錦湖韓亞、斗山等等,這些我們所熟知的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