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削麵加蛋 作品

第1223章 研發投入比例

    即便是算上各種設備,耗材,原料以及其他成本全部算在內,一年800萬綽綽有餘,這也只相當於年天音電子廠純利潤的百分之5%左右,這個研發投入比例也是非常健康的。

    實際上,80年代國營企業在研發投入上普遍都在百分之1.5~3%左右,段雲5%的投入已經算是偏高了。

    然而和後世的一些知名的國內科技公司相比,比如華為和中興,他們每年用於研發的投入都在10%左右,從這點上來看,段雲還有加大投入的空間。

    但無論如何,公司的效益和利潤是最重要的,他還要想方設法保證自己芯片廠必須儘快盈利。

    段雲的合資芯片廠日方只負責提供設備和技術支持,而段雲則要負責出資金,開發市場,說到底,日本人只想著坐地分錢,如果段雲能夠將這個flash芯片做大,那麼他們樂得從中分一杯羹,如果這種儲存是芯片證明確實有商業價值,東芝那邊肯定也會自己生產,它沒有更先進的芯片生產製程技術,能夠生產出更為先進的flash芯片,輕輕鬆鬆就能把段雲芯片廠的市場份額搶過來。

    如果這個flash儲存芯片證明沒有市場價值,那麼東芝公司也沒什麼損失,也就是便宜把自己即將淘汰的生產線設備和技術賣給了段雲而已。

    所以這個芯片企業的存亡,還要看段雲能不能迅速拓展市場。

    這次來北京,段雲接觸到了李雲鵬,原本只是想靠它來挖幾個高端技術人才,然而李雲鵬卻給他帶來了更大的驚喜,讓他能夠接觸到一些在中關村做生意的大老闆。

    中關村最早創立的金海,科海,四通,信通四大公司,都是背靠各種關係,將倒賣批文模式化,向下級代理商倒賣物資,其中信通牽扯進了走私案,最後被查封,而4通就是新浪的前身,僅在1984年,金海一家的銷售額就高達2700萬元,利潤400萬元,兩年後,科海銷售額突破億元,不過最終,這兩大倒爺都偃旗息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