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 作品

第二十五章、神器北移,再次開始

    而後司空摘星與精精便先在華山上住下,這兩個都是久做盜賊之輩,若是誰家裡進了這一人一猴,定要擔驚受怕,生怕家裡丟了什麼東西。

    但華山上有嶽不群,他們絕無可能盜走任何東西,就是茅廁中的大便也不成,

    不過,司空摘星沒能待多久,生性跳脫的他,可不願意被“囚”在此地,便自告奮勇下山去幫英雄會做事去。

    恰巧南海那頭有事發生,而他的武功也恰好合適,嶽不群便將他調過去。

    至於山下的旱災,卻忽然失蹤了。

    嶽不群下山查驗一番,以神識掃過一寸寸土地,最後才查得好些痕跡。

    一絲絲痕跡彙總成形。

    有人在北方大地佈置了數年,做了這一局,並非引動天地元氣,而是直接動了大地的地氣,使地氣不願承載氣候,如此便使得北方冬日大旱。

    只是他這番佈局應該不止為了華山吧。

    定還有其他因由。

    然後嶽不群又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從東到西走一遍,最終發現真相。

    其真實意圖乃是大明國本,冥冥之中自有國之大運,將往北移……

    此等大事,嶽不群怎能坐視。

    不管北移蒙古,還是其他草原漠北的外族,嶽不群都不會讓這事成的。

    元朝廷之事還記在史書中,那等於中原百姓而言何等慘痛,絕不能再有。

    但國運虛無縹緲,嶽不群也只能冥冥有感。

    不過國運這種東西最終還是落在家國層面上,只要使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使國家富強,又何愁國運北移?

    嶽不群向來行使人定勝天之局,國運又如何,既然你要北移,那北邊我也佔了就是。

    嶽不群思及於此,便灑脫而走,自歸華山。

    冬去春來,夏至秋末。

    嘉靖十三年。

    皇帝下令建神御閣藏存歷代祖宗神仙。

    並送了一封書信去往華山,望道君批准他御於皇宮大內中建一座華山道君觀。

    嶽不群允許了,並親自為此觀題字,只兩字——道觀。

    他還親寫一份書信給皇帝,讓皇帝不要在道觀中存放任何神仙神像,也不要放下他的神像畫像,以空載天地,載列天諸神。

    嶽不群此言深得皇帝心意。

    皇帝歡喜的建下道觀,還讓朝中文武為之寫下詩句。

    而這些人中,有一人寫得深得皇帝心意。

    其名嚴嵩,字惟中,江西人士。

    此人前年本來任職南京禮部尚書,今年本要改升南京吏部尚書,但得同鄉的禮部尚書夏言“提拔”,升入京城,並得皇帝召見,一番詳談後,皇帝覺此人頗通達,便任他為禮部尚書。

    但皇帝在處理政事上依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絲毫不敢有懈怠。

    另外在這一年,嶽不群的“仙緣”模擬人生總算結束了漫長的修整。

    嶽不群總算能開始一場新的旅程了。

    旅程即將開始,嶽不群就先找了常用的密室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