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燁 作品

第1118章 秘卷殘本與官場世故

“用了,用了,放在他酒裡了。”董銳向它一豎大拇指,“我一直到酒局尾聲才給他用,免得他起疑。他一灌半杯就神志恍惚,有問必答。”

“他醒來也不會記得自己說過什麼。”伶光道,“這東西沒有副效用。”

“問出什麼來了?”

“柳太醫這兩天心情不好,太醫丞無緣無故當著所有屬下的面刁難他,狠狠把他罵了一通。”

伶光即道:“這位太醫丞脾氣可真大。”

有那麼個上司可真倒黴,幸好它的東家特別和善。

賀靈川笑而不語。

錦盒是他送的,雞頭和鼠頭是董銳搞來的。

他想弄清,陳太醫在太醫局裡的對頭是誰。

最瞭解陳太醫的,一定是他的對頭。

陳太醫也弄不清楚的事情,說不定人家這裡有答案呢?

“陳太醫和柳太醫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陳太醫一看到釘子和草人,就脫口而出罵柳祺。

顯然這兩人之間的罅隙最深。

“幾個月前陳太醫還只是侍醫,當時的太醫丞是王傳義王太醫,柳太醫就是他的副手。”董銳轉述楊館長的原話,“因為二王子的病情不見好轉,浡王對太醫們很不滿意,時常傳喚王傳義過去訓斥一通,還杖責過其他太醫。後來王傳義又給二王子改了藥方,這就讓病人安定下來,還減少了發作次數。但副效用就是要時常沉睡,甚至不容易被叫醒。”

“這種效果,浡王是不滿意的,他希望次子能恢復正常,浡國才有儲君。不久之後,浡王忽然認定王傳義用的藥不對勁,說他致二王子終日昏沉、病情返重,一怒之下就把他砍了。”

賀靈川恍然:“原來,王傳義就是被砍頭的太醫丞?”

董銳補充說明:“姓楊的並不知道王傳義用哪一味藥犯了忌諱,但我猜想……”

“鎮定藥物!”伶光突然插話,“二王子少發病,他們就少受責難。在無法根治的情況下,這是保守但好用的治療方案。”

在王太醫等人看來,反正二王子已不可能恢復正常,那麼使用鎮定藥物讓他少發病,在浡王這裡也能交待過去。

“王傳義被斬首後,柳太醫懷疑這件事背後有個告密者,陳太醫。”董銳接著道,“按理說,侍醫沒資格察看太醫丞的藥方子,但柳太醫當場抓到陳太醫偷看,還責罰過他。”

“這件事之後,柳太醫等人就極其厭惡陳太醫。王傳義一死,太醫丞的位置就空缺了,浡王讓他們推舉醫術高明者繼任,眾人就把陳太醫推上去了。”

“這貨還真是不討人喜歡。”王傳義死後,眾醫官都明白,太醫丞的位置燙p股,誰坐誰可能就得死。

所以他們一致推選了陳太醫,眾醫官眼中的殺人兇手。

伶光表示不解:“我不明白,王傳義在太醫局人緣很好麼?為什麼眾醫官都恨上了陳太醫?”

賀靈川摸摸它的腦袋:“你太單純,沒在官僚機構裡混過。王太醫給二王子開了什麼藥方,其他太醫多半是一清二楚。”

給二王子的用藥,能瞞過其他有資歷的太醫麼?

“有權觀看這個藥方的太醫,人數應該有限。”

伶光明白了:“所以他們是一起的?”

“不是杖責就是掉腦袋,眾太醫也是被浡王迫到沒辦法了,所謂上有要求,下有對策。想推翻王太醫的診療方案,除非你能拿出更好的版本。再說,王傳義擔任太醫丞已經很久了,早就建起自己的一套人脈。”賀靈川分析,“我相信他若有第二個辦法,就不會在藥方上動手腳,這實在太冒險。你看,總會有陳太醫這樣的人物出來攪局。”

“但他們沒料到,陳太醫竟然能治好二王子的病,地位、前途都穩了。”董銳掰著指頭算,“那不對呀,陳太醫是半年前拿到的秘卷殘頁,為什麼他不及時獻上去?”

“那時他只是侍醫,地位太低,按理說獻上的方子不能直接交給宮廷,而要先送給太醫丞過目。”賀靈川沒混過浡國的宮廷,但官場的規矩在哪裡都一樣,“太醫丞若覺得可行,自己就會交去浡王那裡。你以為,陳太醫能從中分到多少功勞?”

陳太醫的秘法到了太醫丞那裡,就是太醫丞的功勞了。陳太醫最後能分到多少,那就得看太醫丞的良心了。

伶光奇道:“他就不能越級嗎,直接獻給浡王?”

“獻給浡王,浡王也看不懂。專業的事還得交給專業的人,所以這方子還是會流到太醫丞手裡。太醫丞說不行,浡王也不會用。”賀靈川笑道,“你看,最後陳太醫也表不著功,還無端得罪了自己的頂頭上司。換作你是陳太醫,手裡有這麼個必然可行的診治方案,你會怎麼辦?”

這不就是個死局嗎,左右都撈不著功!伶光抓耳撓腮好半天,才想起陳太醫其實已經用實際行動破局了:

“他弄掉了太醫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