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保種

    這兩句評價非常誇張,意思是廖永安在談笑間就能殺掉敵方將領,在須臾之間就能攻破敵方陣地,兩軍對陣,取敵將首級,輕鬆得不得了。可見,廖永安實在太過厲害,說他是元末第一水軍將領,也不為過。看書喇

    一路高歌猛進,讓廖永安逐漸驕傲起來,接下來的宜興之戰,廖永安遭到了滑鐵盧。

    1358年八月,徐達攻下宜興,廖永安率領一眾水軍將領直逼張士誠的老巢蘇州。不料,徐達剛離開宜興,宜興將領又叛投張士誠,廖永安得到消息,只能掉頭幫徐達重新奪回宜興。

    待徐達和廖永安二度收復宜興,張士誠派來援救宜興的大將呂珍剛剛趕到。呂珍不是徐達的對手,一戰而敗,只能帶著將士們乘船從太湖水面上倉皇逃走。水上戰鬥是廖永安的強項,廖永安帶領部下火速追趕呂珍。由於立功心切,廖永安逐漸脫離了徐達的大部隊。

    太湖是呂珍熟悉的水域,他一路逃跑,廖永安則飛速追趕,呂珍計從心來,他把廖永安引到淺灘處。廖永安不熟悉水下環境,結果船隻擱淺,動憚不得,被呂珍活抓。等徐達的大軍趕到時,廖永安已經被捉進了蘇州城。

    張士誠愛惜人才,親自為他鬆綁,希望他能“棄暗投明”。然而廖永安對朱元璋忠心耿耿,面對張士誠三番五次的勸降,廖永安始終不為所動,寧死不屈,張士誠無奈,只得將廖永安囚禁起來。

    就在廖永安被俘的前幾天,朱元璋也俘獲了張士誠麾下一位重要人物,這個人就是張士德。當年,張士誠在高郵起兵反元,一共有18位元老參與,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其中,就包括張士誠的三個親弟弟。張士德便是張士誠的三弟,是張士誠最為倚重的一員驍將。

    在常州之戰中,張士德和徐達對壘數日並  不吃虧,可見張士德的能力之突出。後來徐達設下誘敵之計,終於將張士德擒獲。

    張士誠心疼弟弟,在活捉廖永安後,派人給朱元璋送信,希望用廖永安來換張士德。兩軍交戰,交換俘虜這種事情並不稀罕。可朱元璋得知張士誠的用意後,直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