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大唐龍坡監

    此時,乾國境內的淮夷,除了一小部分逃進了朐山之外,其他的基本都已經被各縣乾軍控制了起來,除了精挑細選出的12500名戰士,組成淮蠻軍外。還有三十多萬的淮夷俘虜,被編入了府兵體系之中。

    加上原本各地招募的府兵,整個東海郡的府兵人數突破到了近40萬。在這種龐大的基數下,原本只是處於草創階段的府兵機制,已然無法支撐起這幾十萬人體系運轉。

    甚至,就連乾國的國家面板上的國家精神一欄,都多出了一個“府兵冗餘”,降低軍隊組織力5%的大debuff。為此,張碩不得不對乾國的府兵體系不著手進行改革、進一步完善軍府制度。

    在經過謝安、王安石、王彥章、劉洎、趙雲、黃忠、謝奕等人的各抒己見後。張碩決定改變原本由屯將管理各鎮府兵並負責日常訓練。安撫使從事監督,同時負責安撫府兵,署理日常生產內政事務的分工制度。重新劃分各級軍官,進行分級管理。

    新的府兵制度下,府兵以戶為單位,無論一個戶口是一人,還是十幾人,一率由當戶內部人員自行選出一人,擔任戶長。每100戶由一名鄉長管理。然後以地區為單位,每鎮設置一名安撫使和鎮守使分管文武,而在鎮級之上,再設置一名指揮使。統轄所屬鎮鄉的府兵。

    農忙期間,各鎮青壯府兵每日需分批次,在鎮守使的帶領下進行不低於一個時辰的軍訓。農閒期間,則所有青壯府兵每天都要進行不低於三個時辰的軍訓。其餘時間則在鄉長的帶領下,完成當地的生產指標。

    指揮使負責傳達朝廷的旨意,並進行監督、審查。戶長則是為了協助鄉長與鎮守使的工作,便於集中管理。

    安撫使獨立出來,雖與鎮守使平級,但不受指揮使管轄,直隸於張碩,負責安撫、監察,同時有干涉轄下人事的權力。並且需要定時向朝廷彙報所轄地軍府的各種情況。

    當國家爆發戰爭後,朝廷將根據情況,向各鎮各縣下達徵召府兵的數量和任務。這些府兵將由鄉長挑選出來,由鎮守使與指揮使統領、指揮。

    當然,在徵召府兵的事情上面,張碩也進行了一些限定,並非是任由鄉長隨便挑選的。首先是均衡,一般情況下一戶出一個,這次上了戰場,下次就不用去。以戶為單位計算,不以人頭計算,雖然看上去有些不公平,但也是為了側面鼓勵軍戶生育。

    其次是保種。也就是說每個軍戶中的老人、女人在戰時都必須按規定上戰場,平時也要響應朝廷徵召,做為基建軍團,承擔各種工程以及其他任務。但他們家中可以保留一個9歲到30歲的青壯男人不上戰場,用以延續後代。

    鄉長挑選人員,由安撫使審核後,才能送去前線。如果發現其中有問題,輕則鄉長免職,重則斬首,甚至會影響到其家人。

    除了戶長是自行選擇以外,鄉長由編制內的100位戶長進行投票選舉。而鎮守使與安撫使都是由張碩直接進行任命。且最多五年,就要調換輪轉一次。

    這一次與蜀國一戰,乾國雖然損失不小

    。但卻證明了乾國的實力,不僅外部投靠之人與日俱增,內部將士、百姓的歸屬感也是提升了不少,軍中死忠之士,高達近千人!而張碩就是從這些死忠士卻中挑選出的人員,他們的能力或許並不出色,但卻絕對忠誠,便於張碩整合府兵,降低叛軍的誕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