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純樸、幽深、內斂、風雅之美


  仰韶文化早期還沒有拉坯技術,製陶時成型用泥條盤築法。

  國博展出的仰韶文化鷹形陶鼎,就是用的泥條盤築法。

  到了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製陶工藝技術日趨嫻熟,原料的精選、快輪拉坯技術的發明,使陶器造型更加豐富,形體愈加規整。

  大汶口文化白陶系,使用一種氧化鐵含量極低的粘圖成型後,入窯經1000度左右的溫度焙燒而成。

  龍山文化黑陶,系用快輪拉坯成型,胎壁薄者厚度僅0.3-1毫米,故有“蛋殼黑陶”之美稱,反映出當時精湛的成型技藝。

  故宮陶瓷館展出的第一個部分,就是從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開始的。

  從仰韶文化開始,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就進入彩陶階段。

  彩陶紋飾有動物、植物、人物、幾何、日月星辰等,畫法古樸自然,蘊含人類原始宗教的理想思維,給人以神秘之感。

  它是陶瓷工藝史上,最早把裝飾紋樣與造型結合在一起的藝術品,堪稱遠古文化藝術的第一個高峰。

  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5000年,因首次發現於南河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

  這是一個分佈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遺址發現了非常精美的彩陶,因此也稱之為“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陶器質地,有泥質陶和夾砂陶兩種。

  造型有盆、罐、缽、壺、尖底瓶、盒、鼎等。

  普遍採用泥條圈築法或泥條盤築法成型,小件器物則直接用手捏製而成。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彩陶幾何紋盆,就是其中經典。

  魚紋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中的常見紋飾,著名的長安半坡人面魚紋彩陶盆描繪的就是一個人臉口銜魚的形象,可見魚和半坡人們生活的聯繫。

  大汶口文化是距今約6000—4200年,因首先在齊魯省寧陽縣堡頭村和泰市郊大汶口鎮發現而得名。

  主要分佈在齊魯和蘇江省北部。

  大汶口文化陶器,按質地可分為泥質陶和夾砂陶兩類。

  按顏色可分為紅陶、灰陶、白陶、橙黃色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