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仿古成風


  等蔡齡逝世,這座龍泉地區的窯口,才改為官商合辦。

  不過,之後就一蹶不振,卒至閉歇。

  惟其出品式樣,力求現代化,與彷古不同。

  自德傳教士本德宣傳出土貨後,外人競來採購,供不應求。

  邑人廖獻忠首謀彷古,幾可亂真,是為近代彷古之先河。

  還有陳左漢、李君義等,亦建兩窯,原制日常用品,繼彷大窯古法制器。

  如爐瓶盆缸盒等,式樣不一,種類繁多。

  爐,有鬲爐、直筒爐,鼎爐,扁爐,彝爐,穿心爐,鼓釘爐。

  瓶有龍虎瓶,五德瓶,三管瓶,牡丹瓶,天球瓶,鳳耳瓶。

  盆有雙魚洗,梅花盆,菊花盆。

  缸有金魚缸,鼓式缸。

  盒有光素印泥盒,雲鶴印泥盒,山水印泥盒等。

  均彷二章破式制之。

  釉色有粉青、天青、或蔥翠,或點彩。

  但梅子青、白湖、片文、魚子紋,則不易彷制。

  尤以胎骨太厚,間有跳釉不勻,更泥土中夾雜黑點,而底腳端燒現紫色,較諸真品,難忘項背。

  但擇其精者用弗酸浸洗,去其新光,亦可混珠。

  其巧者,即鑑賞家亦茫然難辨。

  而這樣的作品,在抗戰前,可以說是充斥市場。

  從此也可以看出,民國時期的彷古技術到底有多厲害。

  雖然在民國時期,西方陶瓷打敗了東方陶瓷,但這只是日用瓷方面。

  在晚清以前,西方人從我國大量進口的是日用瓷,對於古董基本不涉及。

  但晚清以後,西方人對我國古董特別感興趣。

  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瓷器,畢竟瓷器不容易被時間侵蝕而損壞。

  有份文獻記載了英輪醫生史提芬·布紹爾,收購瓷器的記錄。

  他在1868年被派往我國,作為英倫駐華公使館的大夫。

  他同時還接受了一份,收購我國工藝品委託。

  委託方是現在大名鼎鼎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當時還叫南肯盛頓博物館。

  布紹爾在我國工作了整整30年,診病之餘研究我國文化,收購我國的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