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鈞瓷無對,窯變無雙


  傳統鈞瓷瑰麗多姿,釉色也不簡單,跟之前的單色釉瓷器,更是不同。

  鈞窯瓷的出現,讓瓷器有了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

  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

  加上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更是讓鈞窯瓷有巧奪天工之美。

  那麼,這麼美麗的鈞窯瓷,到底是怎麼燒成的呢?

  鈞窯燒成溫度,已經不是低溫,所以它也不是低溫釉瓷器。

  鈞窯的燒成溫度,已經達到1350c-1380c之間。

  延承了傳統鈞窯胎質細膩,釉色絢麗奪目的特點,又結合了現代審美,器形飽滿玲瓏。

  獨特研製的瑪瑙釉水,在燒製後形成更加鮮明的層次感,十多種釉色絢麗多彩。

  周身還佈滿珍珠點、兔絲紋、魚子紋和曲折迂迴的蚯引走泥紋等,生動美妙的流紋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

  這樣的精美瓷器,其實要是認真研究,從歷代以來的文獻之中,也可以看到蛛絲馬跡。

  比如清代道光年間《禹州志》記載:“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亂山之中有鎮曰‘神垕。有土焉,可陶為磁。”

  窯變,是鈞瓷的一大特色。

  清代藍浦《jdz陶錄》讚美曰:“窯變之器有二、一為天工,一為人巧,其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則工,故以作幻色,物態直名之窯變。“

  蚯引走泥紋,是鈞窯的另一大特點,在古籍中同樣有記載。

  明張應文撰《清秘藏》“均州窯,紅若臙脂者為最,青若蔥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純而底有一二數目字號者佳,其雜色者無足取,均之釉無論深淺濃澹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濃處有時或起條文,淺處有時仍見水浪”

  民國許之衡《飲流齋說瓷》“鈞訛作均,相沿已久,胎質細,性堅其體略重。釉具五色,渾厚濃潤,有兔絲文。紅若胭脂硃砂者為最,青若蔥翠紫若墨者次之。

  其釉分為兩種:一曰細平釉、一曰橘皮釉。橘皮釉亦屬後起者,故兼有紫斑者居多。無釉之處呈羊肝色或芝麻醤色,乃真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