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重要視角


  鑑定瓷器的底足,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細看。

  就比如削足方式,景鎮的瓷器多是在掛釉以後,方將器足削去。

  相反,霓虹瓷器都是在全部成形後再掛釉。

  所以細看西江瓷的外足釉與坯的分界,釉是以鋒利的切線斷然而止的,這一點與霓虹製品迥然有別。

  古瓷中明代製品,多留有削足的痕跡。

  而清代所作除劣等品外,大都在切削過的足端用濡筆或布加以揩拭。

  因而足底面總是帶有一種柔軟、滑潤之感。

  試看清代瓷器中,有彷明代製品很相似的,但從未見有模彷這種削足之癖。

  有時雖然很難用肉眼判斷,然而如果用放大鏡一看便可大體瞭然。

  當我們鑑別明瓷與清瓷的時候,固然一般都可由它們的器形、釉色以及圖樣等各方面綜合來看,不過有時也會陷於迷惑而莫知所是。

  此時,如能注意一下這種削足之癖,便會成為鑑定上的一個有力線索。

  除此之外,還有護胎釉。

  護胎釉通常添加芝麻色的植物灰,可以保護素胎,便於均勻上釉。

  乾隆和現代偽作天球瓶的圈足處護胎釉,差別很大。

  乾隆的護胎釉經過高溫氧化,閃閃發亮,而贗品根本不見有芝麻色護胎釉。

  再就是胎土痕跡,老的,胎土中有含砂粒的“硬”感覺,手拉坯形成大小、深淺不一的旋紋會留在器物的內壁。

  贗品的胎,有人工和機制二種。

  人工拉坯的胎,沒有竹刀修胎的痕跡,因是用鐵刀修胎。

  機制胎的連手拉坯旋紋都看不見,而且胎土緊密,含粉狀,無含砂粒的感覺,呈“軟、溼”的狀況。

  這些特徵還是很明顯的,但是,連這種都不避開的彷品,肯定是低彷。

  這種東西沒有多少價值,屬於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作品,廉價批發,自然容易鑑定。

  真正的高彷,還是要在細微之處尋找瑕疵。

  像是露胎處,胎釉的連續性。

  舊器無釉露胎的地方,呈乾燥狀胎釉形成一體的感覺。

  新器無釉露胎的地方呈“溼”狀,胎釉形成二部份的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