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帝王年款


  到了宣德這一時期,瓷器上面的款識,更是十分有特點。

  這一時期的瓷器款識,不僅數量多,而且無固定位置。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於是才有“宣德款識滿器身”之說。

  接下來就是空白期,也就是正統、景泰、天順三朝。

  這三朝與宣德時期形成了巨大反差,這一時期未見屬正規官窯年款的瓷器,具體原因尚不得知。

  再就是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以及萬曆時期瓷器書款已沿襲成制。

  萬曆三十六年,御窯廠停燒。

  這一時期傳統意義上的官窯不見生產,民窯瓷器成為主流。

  其質量也有了大幅進步,甚至遠超之前的官窯產品。

  但是,這一時期的瓷器底部沒有官窯紀年款,一些質量較好的民窯多書寫偽託款。

  明代官窯書寫帝王年款,有一個明顯的產生、發展、演變的過程。

  其類型、風格和排列方式,直接影響了清代官窯瓷器的生產製造。

  要想彷制全套的明代官窯,還真的注意這一點。

  特別是明代官窯底款的類別和特徵,更是要仔細一點。

  總的來說,根據出土和傳世的明代官窯瓷器來看,其底款需要滿足不少特徵。

  總結一下就是:“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

  有永樂年款的瓷器,無論是出土文物還是館藏品,皆是鳳毛麟角。

  而且,不管是刻款、印款、亦或是青花款,基本都是四字或六字的篆書款。

  明代《博物要覽》載:“壓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畫雙獅繡球,球內有篆書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或四字,細若粒米,此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傳世已久,價亦甚高”。

  略有不同的是,單色釉瓷器一般為印款和刻款。

  宣德時期多為青花楷書款,又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款為多;

  較為特殊的也有,例如書於碗心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單行款。

  這種款識,書於口沿的四字和六字款,書於罐子肩部的六字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