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其中關鍵

    只要能燒製成功一件銀兔毫,以後就好說了。

    有一就有二,就怕一件也燒製不成功。

    只要有了第一件,就說明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之上。

    只要多做、多少,積累的經驗多了,控溫把握的越來越精準,以後成功的作品會越來越多。

    之後就算一窯當中成功的不多,甚至只有寥寥幾件,那也是成功。

    再說,他也不需要大批量燒製出來,一窯能夠成功燒製出一兩件,已經是很厲害。

    這就是控制窯變的困難之處,往往燒成和失敗之間,只是幾秒鐘的過程,太難以把握。

    幸虧現代科技和裝備很厲害,雖然還是沒法準確把握燒成氣氛,但是檢測一下窯內情況,還是能做得到的。

    而只要檢測到,即將達成燒成條件,這時再人工干預,成功率就會比較高。

    畢竟陳文哲的燒窯工藝,也不是吹的。

    所以,他復燒銀兔毫的過程,也不如想想當中的難。

    只不過,兔毫盞之中,精品可不止是銀兔毫。

    而在燒製銀兔毫的時候,有時候窯內溫度把握不準,卻可以意外燒製出其他兔毫盞,甚至是油滴盞。

    在這裡稍微提一下油滴盞,油滴建盞形成的機理,可以概括為浮萍機理。

    當燒到1300c左右時,在特定的物理化學條件下,釉開始形成液相分離結構,釉主體相分離出富鐵的另一相。

    在重力與表面張力等作用下,富鐵相易浮在釉表面層,隨著過程推移,浮在釉面的富鐵相越來越多。

    這些富鐵相形成的液相小滴,就像漂浮在水面的青萍,能夠在液麵上漂游。

    它們隨機而遇,三五成群,拼合成一個個大小不同的包裹團。

    包裹團越大,其中的液相小滴也越多,但這些液相小滴僅僅挨在一起。

    這時這些小滴沒有熔為一體,就象一葉葉青萍靠在一起。

    當燒成進行到一定程度後,降溫冷卻。

    在冷卻過程中,當環境條件適合包裹團中的鐵氧化物析晶時,便形成一滴建窯油滴。

    所以,油滴盞是在最

    後的關鍵時刻形成的,當然,燒成溫度、釉料的變化也是其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