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十大經典

    膽瓶,據說來源於佛教徒平時所用的水瓶,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觀音瓶,現代學者以其形狀如懸膽,而名之膽瓶。

    膽瓶一般都是直口,細長頸,削肩,肩以下漸碩,腹下部豐滿,為花器。

    始燒於唐代至清中晚期,盛行於宋代。

    這種瓶子由於造型典雅優美,給人超凡脫俗的無限情趣,為當時朝野各界所追捧,是陶瓷器型中的經典。

    現知傳世宋代汝窯膽瓶僅兩件,分別收藏於彎彎故宮博物院和英倫大維德中國美術館。

    彎彎故宮博物院這件北宋汝窯青瓷膽瓶,原本為清宮舊藏。

    其口沿和底足,分別鑲嵌了銅質鎏金的鑲銅釦。

    底面中心的釉層去掉了一圈,並且塗有褐色的墨汁,中間的黃色瓷胎隱隱露出。

    這件汝窯瓷器上,看不到所謂的芝麻釘支燒痕跡,這很可能是倒扣著燒的,這一點從口沿向前銅釦就能看出來。

    這樣的瓷器,雖然器身算是略有瑕疵,但是它仍然不失為汝窯瓷器中的精品。

    這樣的瓶子,自然是源遠流長。

    早在宋代,膽瓶就被引人佛堂齋室,成為清淨之地超凡脫俗的靈物;

    元代失意文人以野遊冥想為樂,膽瓶孤花尤合逸士心意;

    明代士大夫階層日益壯大,膽瓶寓意被功利所異化,變成達官新貴們顯示高雅興趣及身份的標誌;

    清代社會變革加快,商品經濟發展,膽瓶被描金繪彩、附耳加環,淪落為世俗享樂的玩物。

    膽瓶不但為文人所喜愛,同時也為僧侶信徒所看重。

    外傳佛教活動裡線條柔媚的淨水瓶,在與中華文化的同化中,漸變為造型古樸的膽瓶,成為禮佛場景中的經典器物。

    膽瓶那千年不變的鼓腹裡,承載的並非只是清水、空氣與虛無,實則是沉甸甸的歷史文化以及天人和諧的價值觀念。

    就是因為這,膽瓶成為國內傳承之中的十大經典瓷瓶之一。

    陳文哲能想到他,肯定不止是因為這一點,而是因為他通過汝窯青釉膽瓶,想到了太多經典膽瓶。

    比如黑陶鏤空膽

    瓶,這是一種少見的黑釉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