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是意外,也是必然

    下部尖端插入滿砂粒的匣缽內,匣缽放於窯膛中,在觀火孔裡可以看到。

    火照上端有圓孔,當窯工測定窯內溫度時,用長鉤伸入觀火孔,將火照從匣缽裡鉤出。

    每燒一窯要驗火照數次,每驗一次,就鉤出一個火照。

    火照都上半截釉,只能使用一次。

    燒製瓷器時,火照插座放置在窯床前端靠近窯門處,以便在燒製過程中窯工可以用長鉤深入觀火孔,穿過火照中間的小孔,將試片勾出查看,判斷窯內溫度和釉的成色。

    陳文哲一邊看,一邊對照自己積累的知識。

    他現在對於汝瓷的燒製,已經十分了解,原來也有很多積累。

    要知道仿製汝瓷,可不是那麼簡單,所以,很多古人都有這方面的研究。

    其中一個大類就是制胚,而制胚就不得不提到陶車。

    陶車就是陶瓷製品成形機械,亦稱陶鈞、轆轤、轉輪。

    我國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已出土有使用陶車成型的陶器。

    陶車由木盤和機局構成,並配有竹杖和車架。

    整個陶車已基本落於地下,僅木盤略高於地面20cm左右,機局不可見。

    車架呈四方形,由木棍組成,套在木盤的四周,車架高出木盤一定距離。

    拉坯工匠坐在車架一邊,面向木盤,兩腿分別放置在車架兩側的木棍上。筆趣庫

    拉坯工匠與陶車及其運動之間,形成良好的空間狀態,手臂活動區域廣而靈活,無論是用竹杖撥車使其旋轉還是拉制坯體,均可最大限度發揮臂力與指力。

    並且兩膝可以頂住兩肘,能穩定手臂,可防止由於手臂抖動而出現的坯體不規整。

    與拉坯陶車相比,利坯陶車位於地面以上,木盤較小,機局可見。

    這便於工匠們坐著,或站著繪畫與施釉。

    機局應由直木軸、軸頂帽、蕩箍和木杆組成。

    宋代的陶車,應該跟後世,特別是元明時期沒有多大差別。

    宋代的陶車陳文哲沒有見到過,但是他卻知

    道明代的陶車,也清楚怎麼用。

    至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陶埏》篇專門介紹了古代瓷器的生產過程,對制瓷工具和設備進行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