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神狂想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一章有點不對

    談了一會兒,喝了一杯茶,李景陽才把東西拿出來。

    大碗裝在一個扁平的盒子之中,盒子不小,因為大碗也不小,口徑達到了小二十釐米。

    只是掃了一眼,陳文哲就知道,全品相,素面紅釉大碗,幾乎沒有毛病。

    不過,既然幫人掌眼,自然要認真看。

    先整體看了一眼,品相完美,沒有殘缺。

    霽紅釉施的十分均勻,最重要的是燒製的也很好,顏色沒有太多變化。

    要知道,古代燒製瓷器,都是使用的柴窯,這樣就不好控制溫度。

    所以,一般瓷器燒製的時候,內外顏色都有一些變化,也就是顏色因為溫度不同,造成深淺不一。

    如果顏色一水的漂亮,那就要小心了,因為只有現代的窯口,才能燒製出顏色沒有過度,並且十分均勻的瓷器。

    而這一隻大碗,就沒有這種問題,它雖然顏色也有深淺,但是很輕微,最主要的是過度十分自然。

    很顯然,燒製這件瓷器的窯工,是位高手。

    再看底足的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中規中矩,一點問題都沒有。

    碗形較大,內外滿施霽紅釉,口沿留一圈“燈草口”。

    這是一處明顯的特徵,在霽紅釉瓷器當中,要特別注意。

    燈草口很特別,明、清景鎮窯的紅釉瓷器,在焙燒中,器物上部釉汁向下流動,口沿部分釉層減薄,釉層裡的銅紅膠體粒子下墜,使器口呈色變淡,宛如一圈燈草圍於口部,故稱“燈草邊”或“脫口”。

    因工藝不同,“燈草邊”的特徵也有區別,如明代宣德紅釉為自然形成的白口。

    而康熙郎窯紅,則是人為塗施的一層厚而含有粉質的白釉或漿白釉。

    郎窯紅釉,釉汁凝厚,焙燒時,器物也會出現明顯的“燈草邊”,這是郎窯器的一種主要特徵。

    不過,這一件瓷器底款落的是雍正,這是青花楷書六字二行官窯款,正宗大開門的清代官窯器。

    可惜顏色單一,素面無花,讓這件瓷器的價格,降低了很多。

    現在陳

    文哲手頭各種工具都有,他直接量了一下,口徑達到了18.5,底和高度都達到了十二釐米,可以說是一隻真正的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