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己 作品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躬到地

    禍起宮牆裡,夜半驚老僧。

    斷箭殘軀體,鞘中血未凝。

    看到眼前渾身是血的武三通,連一向心靜如水的一燈大師,一時都難以平靜。

    此時,在寺廟中隨著一燈大師練武的三位皇孫也趕了過來,武三通他們自然也是認識的,這是自己的三師伯。

    “師傅,高氏後人突然發動了反叛,他們不僅勾結了乞藍部和羅磐部的苗人,甚至還有數千吐蕃的軍士出現。”

    “大理城已經被他們攻佔,整個皇宮被付之一炬,陛下和幾位年幼的皇子也......也慘死在宮中了——”

    “什麼?三師伯你說我父皇他駕崩了?”

    剛剛二十二歲的段祥興,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前不久在祖父的幫助下,終於突破到二流境界。

    昨日還想著過幾天是母妃的壽辰,他想回趟皇宮,給母妃過了四十歲生辰再回來跟祖父學藝。

    沒想到,自己還沒來得及回去呢,竟然聽到這樣的噩耗。

    “三通,我兒志祥也算修為有成,即便遇到賊子叛亂,為何連他自己都沒能逃出來?”

    是啊,大理國君段志祥,好歹也是二流巔峰的高手,武功比不上朱子柳,卻比武三通還要強一些,又怎麼會死在皇宮裡呢?

    “師傅所有不知,這次叛亂的賊子,有乞藍部的苗人,他們擅長毒功,悄無聲息的就讓皇宮裡的人中了毒。”

    “弟子聞訊趕去的時候,皇宮裡已經是一片火海,弟子闖了幾次也沒能闖進去。”

    “聽皇宮的侍衛說,陛下被堵在寢宮裡,從頭到尾就沒有出來過。”

    聽武三通說到這裡,一燈大師反而穩定了心神。

    既然大理國都已經被賊軍攻佔,聽這架勢至少也要上萬的叛軍,要不然三千御林軍守衛的皇宮,又怎麼能輕易被攻佔?

    “三通、子柳,此地不能久留,收拾一下我們去大理城東三十里處,那裡有一個塢堡,如果志祥不死他會到那裡去。”

    “如果我們三天還沒能等到他們,就先撤離到會川府你大師兄那裡,派人通知你二師兄務必守好石郡城,將來也好有反攻的機會。”

    一燈大師之所以提出到城東三十里處的塢堡,因為他知道在皇宮裡,皇帝的寢宮有通向城東的一條密道。

    這條密道的存在,也已經有一百多年了,也許今天會派上用場呢。

    翻開大理國的歷史的,你會發現段氏家族的大理王朝,曾經出現過短暫的斷層,這其中有一個名叫“大中”的國家。

    將大理國的歷史攔腰截斷,使得大理國變成了“前大理”和“後大理”時期。

    當年,權臣高升泰逼迫前大理國最後一位皇帝段正明禪位出家,自己廢除了大理國的國號,改為“大中”國,同時改元為“上治”。

    然而,或許是上天不忍心看到大理就此亡國,高升泰在當皇帝的第二年就中了頭風,很快就病重不治。

    在臨終之前,他召見自己的兒子高泰明,命令他在死後將皇帝之位歸還給段家,才有了大理國的延續。

    雖然段氏再次掌權,並恢復了大理的國號,實際上對各州府的控制權,已經大大不如從前。

    有些地方比如乞藍部、羅磐部等,只是名義上歸大理旗下,實際上卻有高度的自治。

    而高家雖然讓出了皇位,善闡侯的爵位還是保留著,整個善闡府、秀山郡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高家的後人竟再次反叛。

    一燈大師、武三通、朱子柳和段祥興等三位皇孫,帶著僅剩的兩百多親衛隊,連夜趕往城東的塢堡。

    一燈大師他們在塢堡裡等了三天,依然沒有等到大理皇帝段志祥,不好的消息卻鋪天蓋地的傳來。

    整個大理國,除了遠離大理城卻又最靠近大宋的建昌府,就只剩下一燈大師兩位弟子駐守的會川府和石城郡尚未淪陷,其他州府都已經換上了“大中”的旗幟。

    等一燈大師眾人北撤到會川府的時候,又收到一個不幸的消息,大理皇帝段志祥和幾個幼子被俘了。

    即位大中皇帝位的是一名叫高炯的中年人,三十多歲,卻師承吐蕃大雪山大輪寺。

    論起輩分來,還要向那位在西夏攪風攪雨的渾壽羅叫一聲“師叔”,這高炯也有二流的境界,正是通過大輪寺,高炯才能從吐蕃借了一萬精兵。

    當然,高炯也是要付出代價的,離吐蕃最近的旦當郡,作為吐蕃出兵的“軍費”,劃入了吐蕃的版圖。

    大理皇帝被俘,五天之後,會川府和石城郡都接到了大中皇帝的聖旨,勒令漁樵二位立刻獻城投降,否則就會把段氏一門斬盡誅絕。

    送到會川府的聖旨,是一燈大師親自接的。

    看到聖旨的內容,老和尚冷笑了一聲。

    “回去告訴你們大中的皇帝,大理段氏子孫沒有怕死之人。從現在起,段志祥已經退位,不再是大理的皇帝。”

    “新君段祥興已然在會川府即位,而退位的段志祥,就算是大理的神宗皇帝吧——”

    傳旨的使者傻眼了,自己人握在手裡的香餑餑,被這老和尚一句話說得一點價值都沒有了,眨眼的功夫,連廟號都出來了。

    使者走後,一燈大師親自主持,讓二十二歲的段祥興正式登位,武三通繼續做他的御林軍總管,可惜只有拼湊起來的八百人。

    另立新君,只能算是權宜之計,讓高炯手中要挾的籌碼失效而已。

    他們已經知道的了叛軍的規模,吐蕃派來一萬援軍,高氏一族有一萬人馬,而西南苗人也有萬餘人參與。

    反觀大理這邊,會川府只有五千守軍,身後的建昌府倒是還有兩千駐軍可以爭取,而在石城郡也只有四千駐軍,他們能自保就算不錯了。

    “子柳,你去搬救兵吧——”

    無論怎麼推演,一燈也覺得自己這一方毫無勝算。

    大理的兵馬從來就不善戰,叛軍的人數遠超自己,不說別的,單單是那一萬吐蕃精騎,就不是他們能夠抵擋的。

    “師傅,徒兒又能到哪裡去搬救兵呢?東邊的‘羅氏鬼國’,這幾年倒是多出來一支八千人的精騎,他們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又怎麼會幫我們呢?”

    “哎,痴兒,你怎麼將那人給忘了?你從建昌郡,北走成都府到洛陽去,那裡現在是大宋的疆土。”

    “郭默你總還記得吧?他現在是大宋的燕王殿下,手中有二十多萬勁旅,如果動用襄陽的‘忠順軍’,到大理來最快半月就能趕到,我等還能勉力支撐。”

    說到郭默的時候,一燈也有些感慨。

    想想六年多之前,那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毛頭小子,在武學上的天賦和悟性,卻遠超常人,這就已經顛覆了一燈的認知。

    沒想到,才六年多的時間,這位毛頭小子已經成為大宋,乃至整個天下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他這幾年打下的地盤,都已經能抵上幾個大理國了。

    “可是,我見到郭默該如何開口呢?就算是從襄陽派兵前來,也有三千多里地,這筆花費可是不小,我們拿什麼來還人家?”

    “再說了,郭默同我等也只是有一面之緣,我千里迢迢求到門上,人家真會來嗎?”

    朱子柳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大宋現在的戰略目標,明顯就在北方,金國、西夏、蒙古,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郭默會為了同他們區區一面之緣,就派出大軍跋山涉水,三千里而來嗎?

    “把大理給他——”

    “如果郭默能夠派兵解決眼前的叛亂,我段氏一族願意從此歸順大宋,去皇為王,大理的軍政皆交到大宋的手裡。”

    “可是,祖父——”

    一燈說得斬釘截鐵,雖然內心也有很多的不捨,畢竟是祖宗留下來的基業,站在一旁的段祥興話說一半,又咽了下去。

    “師傅,這樣一來,大理不同樣也算是亡國了?那跟現在被高氏竊取,又有什麼區別?”

    一旁武三通又沒忍住,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哎,如今是大爭之世,中原也割據了幾百年了。幾十年前,大金國是最強的國家,如今卻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