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己 作品

第二百一十九章 黃蓉到來

    眾心拱月中的郭默,如今的燕王殿下,居然當眾算計著該怎麼把這些俘虜給賣出去?

    老程珌更加震驚了,他發現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真的應該找機會,好好地跟燕王殿下學習學習,不能在對外邦交中吃虧才是。

    程珌在洛陽整整待了一個月,主要是按規定,把洛陽現有的宮殿,改造成“燕王府”。

    難度倒是不大,去掉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總不能漢人的王府,卻處處看到金國女真的烙印吧?

    這估計算是最氣派的王府了,要知道宋朝現在的太子,都沒有自己獨立的宮殿,而是住在皇宮裡的。

    趙汝述也在三天之後趕到了洛陽城,他在外“漂泊”了一年多,人反倒更精神了。

    小兒子趙成宇,在“敦武軍”中也得到了鍛鍊,郭默甚至讓陸冠英傳了他“楊家槍法”,而郭默更是將“大漠七式”前四層相授。

    這下子,趙成宇簡直就成了郭默最忠實的小弟,一直跟隨陸冠英待在中軍裡,憑藉幾次戰鬥的出色表現,也得到了晉升。

    已經成為“敦武軍”中軍護衛隊的副統領,職權僅在陸冠英之下。

    即便郭默離開了“敦武軍”,但是這支中軍護衛隊還在,五百人獨立的編制,算是一直給郭默留著的。

    這次正好中軍護衛隊整體脫離了“敦武軍”,成為燕王衛隊。

    五百的人數太少了,孟共直接給劃撥了最最精銳的五千步騎,由陸冠英和趙成宇統領。

    “六伯,你既然是燕王府的長史,那麼王府該有的架子,還是要搭起來的。武官儘量從‘敦武’、‘靖難’‘忠順’三軍中選拔,不要影響他們的戰鬥力就行。”

    “文官嘛,就要發揮您多年來經營的人脈了,我只有一點要求——善待百姓。”

    “當然,該給的俸祿我一文錢都不會少,官職、錢財、房舍、土地,無論什麼都可以給他。”

    “把軍隊練好、把經濟搞好、把民生搞好,文官不愛財、武將不畏死,我不想把臨安那套腐朽的風氣帶過來。”

    “在洛陽,在河南府、汝州,我們要做出個樣子,就當是王朝初創那樣來建設。”

    “以後每打下一處,就這麼來辦理,最後再反推向江南,改變整個官場和民間的風氣。”

    “官場上,您是刑部尚書,是燕王府長史,私下裡我叫您一聲‘六伯’,您是知道我的真實身份的,我希望您能助我一臂之力。”

    “如果您覺得太過為難,我也不會勉強,該有的榮華富貴,我也不阻攔您,只好換一個人來做這些罷了。”

    認識這麼長時間,郭默第一次跟趙汝述說這麼多,或者說他也是第一次跟自己的屬下說這麼多,可見郭默心中的抱負和不安。

    趙汝述聽完,竟然撩衣服跪倒在郭默面前,要知道只有特別重大的場合,臣子才會出現跪禮,平時對官家也只是行拱手禮而已。

    “燕王殿下,老臣能在垂暮之年,得遇殿下,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便賠上身家性命、粉身碎骨,也願意陪殿下闖上一闖。”

    “否則,真等老死床榻了,也無顏去見我趙宋的列祖列宗啊——”

    趙汝述說著,已經潸然淚下。

    趙汝述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出身宗室,已經算是位極人臣了,都不敢過分顯露自己。

    向史彌遠靠近,無非也是為了自保而已。

    在銳利進取的郭默面前,他發現自己根本就不能給對方構成威脅,這個發現讓他欣喜若狂,大有知遇之感。

    “好,六伯若不負我,我自不負六伯,功成之日,王位之中必有六伯一席之地。燕王府所屬大小事務,我就交給六伯了。”

    這就算是正式承諾了,要想馬兒跑,就得給馬吃草,皇帝還不差餓兵呢,更何況郭默現在才是個“燕王”。

    “河南府知府杜杲,汝州知州魏了翁,都是一時之人傑,此二人你務必多親多近。”

    “另外,我琢磨著明年春天,在洛陽來一次‘科舉’,面向天下選才,補充咱們所需的基層官員。”

    “無論是什麼地方的人,無論出身如何,都可以報名參與‘科舉’。具體怎麼個流程你全權掌控,事先要徵得臨安官家那裡的支持。”

    郭默把事情的大概交代完,又做了甩手掌櫃的。

    軍隊方面,郭默也特意召集“敦武軍”、“靖難軍”、“忠順軍”,三軍校尉以上的將官,開了一次大會。

    隨著身份的公開,雖然郭默自己不覺得什麼,這些軍中的將領,不自覺就對郭默充滿了敬意。

    這既是這個時代無法改變的事實,也是軍中對強者形成的天然崇拜。

    在新修整的燕王府內,黑壓壓坐了將近百餘人,很多人郭默都叫不上名字。

    刑部尚書兼燕王府長史趙汝述、禮部尚書程珌、河南府知府杜杲、汝州知州魏了翁,此四人也被郭默專門請來,作為“觀察員”的身份全程參與。

    雖然這幾位沒完全明白“觀察員”是什麼意思,但是,一個個都很樂於參與其事。

    難得軍中諸將聚得這麼齊整,郭默又過了一把當講師的癮。

    還是以“武穆遺書”為藍本,穿插了一些郭默自己知道的,後世的一些軍事理念,甚至結合這兩年自己對陣金國騎兵,對陣蒙古鐵騎作戰的一些經驗和教訓。

    重點還講述了軍隊跟百姓的關係,要如何看待百姓、如何善待百姓、如何調動百姓的力量和積極性。

    雖然不能完全照搬後世的說法,即便郭默做了很多“本地化”的處理,畢竟是劃時代的理念,依然引起了廣大將校的共鳴。

    從郭默一開講,坐在旁邊的趙汝述就感覺,這些內容應當很是難得,急忙讓人去取來紙筆。

    只是沒想到郭默能講那麼多,最後河南府知府杜杲也參與進來,兩人合力才將郭默今天講述的內容記錄、整理完畢,並命之為“燕王軍略”。

    “燕王真乃大才也!”

    第一次見面的魏了翁,立馬也變成了郭默忠實的擁躉。

    稍稍年長的杜杲,眼睛裡除了崇拜,居然還露出一絲莫名的擔憂。

    在座的一大半人都沒聽過郭默講兵法,更有很多人是第一次見面,通過這漫長又短暫的一個多時辰之後,所有人都變成了郭默的崇拜者。

    那些曾經在臨安城外軍營裡,聽過郭默兵法培訓的“敦武軍”老人,更是受益匪淺。

    他們本來就已經有了這些軍事理論的底子,經過一年多的戰爭薰陶,認識更加深刻,這一次算是進一步昇華了自己的理念。

    這一點兒,倒是郭默始料未及的。

    他只是想著,儘自己所知多做一些提醒,將士們就有可能在戰場上,少一些失誤和傷亡。

    最終,按聖旨所述,“敦武軍”要擴編到五萬,而“靖難軍”和“忠順軍”要擴編到三萬。

    私下裡,郭默卻告訴孟共,藉此機會“敦武軍”再多擴軍一兩萬,保證兵源質量就行,明年另有他用。

    孟共也沒多問,不就是多一兩萬人嘛,反正此次攻佔洛陽所得,都能養活這一兩萬人好多年的。

    事實上,郭默是在為明年重建“岳家軍”做準備。

    此次又見到了嶽翱,除了一如既往的勇勐、好爽,又多了一絲沉穩。

    看來一年多的軍旅生涯,讓這個將門虎子成長了不少。

    不過,郭默依然沒有提前透露消息給他,還暗地裡要求孟共,多多給嶽翱追加任務和訓練量。

    大宋的武舉又進行了一屆,卻再也沒有他們那一屆那樣的風光。

    用王堅的話說,如果他參加這一屆武舉,完全能夠輕鬆獲得“武狀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