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迷 作品

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看到這個題目,穆二胖一時間是沒有頭緒的。

    因為光從這四個字的字面意思理解,大概就是四海之內的百姓的**、想要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那百姓共同想要的東西可太多了,比如安定的生活,清明的官員,減負減稅,平等的待遇等等。可發揮的空間太大,就成了太空泛不好寫了。

    而且照著劉學政素來出題的慣性,穆二胖覺得他出題雖然刁鑽,卻不會出這種假大空的題,所以這四個字肯定是有具體出處的。想到了出處,才能揣度到劉學政真正所指的某個方面。

    穆二胖在腦子裡自己回憶了一番,一時間只能想到兩句詩,一句是‘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另一句是‘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出處’。

    前者是寫中秋月的,後者是寫寒食節的。

    不止不怎麼應景,而且也只佔了這題目裡的三個字。

    詩文上想不出了,他便想文章裡頭的,《禮記》中也有一句,是‘禮樂通天地,四海同敬愛’。還是前頭的問題,少了個‘欲’字。

    看來‘四海同’這個思路行不通,他念叨著‘四海’和‘欲’,搜腸刮肚,總算又想起了一句詩,‘四海欲行遍,不知終遇誰’。這下好了,‘四海欲’三個字有了,‘同’字又沒了。

    看似簡單的四個字,正因為太過簡單,涉及的東西實在太多,穆二胖足足想了半個時辰,聯繫前頭劉學政出過的‘平仲君遷’試題,便也把眼前的題目拆成兩個字兩個字的那種,也就是在腦子裡想著“四海……同欲”這樣的出處。

    這樣的回想方式對於腦海中容納了上百本書的人而言,無異於大海撈針。

    而人在靜止不動的時候,是最覺得寒冷的。

    又過了快兩刻鐘,穆二胖手上的手爐溫度漸冷,腳都凍僵了,總算是想起了一句話――‘四海之內,社稷之中,粒食之民,一意同欲’。

    光從這句話來看,劉學政只是截出了話頭和話尾,搭在一處,比院試正場的那不知所謂的‘過客不須問,詩在御屏風’截搭來的簡單多了。

    難點也就是在截出來的‘四海同欲’這個字太過普通,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本來就是連貫在一處的話,從而不去想它真正的出處。若直接出‘一意同欲’,則會比現在簡單很多!

    這句話看字面意思就非常好理解,就是普天之下,全國上下,上位者對所有百姓都要一視同仁,同樣要求。也就是他前頭已經想到的‘平等待遇’那一個點。

    主旨照著這個也非常好寫,尤其是穆二胖很喜歡聯繫開國皇帝的事蹟來寫。

    他老人家開國時就頒佈過一些相關的法例。

    雖然用典這種手法上頭,劉學政本人更偏愛冷僻、常人不知道的典故。

    但如果用開國皇帝頒佈的法例來稱頌讚揚他的功績,誰能說用的典故不夠好呢?

    想到了出處之後又有了思路,穆二胖的神色也沒有變得輕鬆,而是變得有些古怪。

    蓋因為這句話出自《晏子春秋》。出題之人又同樣還是劉學政。

    他似乎透過卷面感覺到了劉學政的想法――前頭出‘平仲君遷’,你們愛想晏子是吧,我這次就出點晏子的東西考考你們。

    這要換個心裡承受能力不強的,想到這一層估計得氣吐血!

    要不說科舉考的也是心態呢?穆二胖忍下接著腹誹的衝動,趕緊開始寫詩。

    最近他都在跟著沈傲霜學寫詩,成詩的速度倒是沒有變快,但寫出來的東西比從前又好了幾分。

    等詩文寫成,穆二胖又從頭到尾檢查了一遍,趕緊交卷――考場裡實在太冷了,他腳都快沒有知覺了。

    文人體弱、挨不住凍的不在少數,加上這又只是歲試,所以他交卷的時候考場裡頭的人已經離開了泰半。

    後頭等出了考場一瞧,原來是外頭又變了天,寒風陣陣的同時,還陰沉沉地下起了雨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