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 作品

第72章 第 72 章

    既然有這預兆,自己必要現在就表明立場,立刻道:“官家是知道我的,為了迎娶張娘子,耗費了多少心思。我既娶了她,就想一生一世對她好,這才新婚第二日,就想著另納妾室,讓她知道了,恐怕會打得我不能動彈的。”

    官家失笑,“你家還演全武行麼?一輩子只有她一個?”說著不以為然地一哂,“天底下沒有幾個男人能做到,新婚燕爾一時熱愛,時間長了不再新鮮了,不過如此。”

    赫連頌說不,“我可以做到。我答應過她絕不納妾的,男人大丈夫說話算話,請官家為我見證。”

    官家越聽越覺得好笑,但也並不反駁他,只是說好,“我就替你做個見證,看你能堅持到幾時。”

    那兩個身影順著複道,慢慢往前面望火樓去了,皇后收回視線對肅柔一笑,體恤地問她:“才出閣,婚後的日子還過得慣吧?”

    這倒是一句家常的問候,是女人之間才會談及的話題,肅柔道:“起先總有些不習慣,在家做著姑娘的時候更鬆散些,到了嗣王府上一切都陌生,一切都要從頭學起。”

    皇后也曾初為人婦過,懂得裡頭的不易,“武康王夫婦不在上京,過了府便自己當家,還好一些。像我那時候啊,嫁進了帝王家,那才是戰戰兢兢,寸步都要留心。李家宗親多,官家那時還是皇子,那麼多長輩要一一拜見,那些伯母嬸嬸的眼光毒著呢。我還記得那日進門差點絆了一跤,她們便說我不端穩,將來會帶累了官家……”

    反正時過境遷,當年的糗事到現在早就一笑了之了,那些長輩如今見了她,哪個不要行禮如儀,這就是命。

    皇后又提起前事,還是要向肅柔當面致個歉,牽著她的手道:“王妃可怪我嗎?讓你埋沒在禁中十年,白白蹉跎了青春年華。實在是內侍省從來沒有上報過,說禁中還有你這樣的功臣之後,且你又在妃嬪閣分當值,加上我也疏懶了,不曾詢問過,這件事就含糊了多年。直到前朝下令侍中配享太廟,官家同我說起,我才知道你是這樣出身,讓你侍奉鄭娘子,實在是辱沒了你,要是早些知道……”

    早些知道就要抬舉上來伺候官家了,比起這個,肅柔還是覺得嫁給赫連頌更好。遂溫言道:“聖人千萬不要因這件事耿耿於懷,各人有各人的造化,老天爺註定了我的姻緣在嗣王那裡,如今嫁了他,也就功德圓滿了。細說起來,我和他自小有淵源,那時因我父親的緣故,和他結過樑子,沒想到多年之後成了夫妻,可不是人生如戲麼。”

    皇后也感慨,“這話很是,命中註定的事強求不得,你和嗣王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若是沒有出宮這一樁,也就沒有這段姻緣了。”

    肅柔抿唇笑了笑,復又問起鄭修媛,“我原該給鄭娘子請個安的,可惜今日匆忙,沒有機會。”

    皇后理了理披帛,說不必了,“她如今虔心禮佛呢,反省自己以往太過驕縱,到底連官家都不再理她了。”

    這原本就是一句客套話,也是為了免於讓人說登了高枝,忘了舊主。既然如今不方便相見,那也就不必勉強了。肅柔還記得,鄭修媛以前曾說過,官家對她動了情,這輩子都會寵愛她的,結果不過區區三個月,曇花一現的輝煌,轉眼就凋落了。把一切寄託在男人身上本就不靠譜,尤其那男人還是遍遊花叢,見慣了滿園盛景的。今日愛牡丹,明日也許就愛雛菊,誰能保得帝王之愛一生不變。

    後來復又閒談幾句,官家和聖人賜了宴,四個人頗有家常意味地吃了頓飯,菜色當然很精美,味道也上佳,但肅柔吃得並不舒心,從禁中出來便和赫連頌說:“想來是以前總站著伺候,如今讓我坐下吃飯,我竟然有些食不知味。”

    赫連頌一笑,“你已經嫁了我,再不是什麼小殿直了,你有一品誥命在身,以後就安安穩穩端坐著,就算見了李家那些皇親國戚,也不帶犯怵的。”

    是啊,確實是借夫壯膽了。回身望望,那座禁城漸漸遠去,即便是到了現在,踏出拱宸門,也依然讓她有得見天日之感。

    “官家同你說了什麼嗎?”她隨口問了一句。

    他垂首整理廣袖,曼聲道:“催著我們快生孩子,將來要認乾親,接到禁中撫養。”

    肅柔抿唇不說話,半晌才道:“既然有這個打算,恐怕輕易敷衍不過去。”

    他見她愁悶,探過來牽住她的手,拇指在她手背上纏綿地撫觸,輕聲道:“總有辦法的。”

    也對,現在暫且不必發愁,要琢磨的是另一樁,肅柔道:“大婚三日了,還未給底下人賞錢,回去就要安排起來,不能忘了。”

    赫連頌對這個並不上心,懶懶道:“應付了大半日,你不累嗎?明日還要回門,這兩日忙得很,不必急在一時。”

    肅柔沒有應他,男人哪裡懂得掌家的門道,那些家僕就盼著那點小恩小惠,要是給得晚了,閒話就出來了,倒不如儘早辦妥,了了心事之餘,還能借機拉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