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倉鼠 作品

第168章 倭寇來源




  據他所說,如今活躍在王朝周邊的倭寇,只有少部分是真正的浪人,其餘大多數,還是土生土長的當地水匪。



  王朝對於出口貿易一事,一直秉持著謹慎的態度,其保守程度,甚至遠超北元時期。



  北元隸屬蠻夷,對於其他民族的東西,有著先天的嚮往。



  因此,他們不但開通了同東罕、西赤、南羌的貿易渠道,甚至就連沿海,也開設了三大港口。



  當時如日中天的北元,被周邊十數個小國所依附,他們也因此誕生過出海征服其他國家的想法。



  只可惜,當他們終於用鐵騎踏平大海另一邊的國家時,中原百姓就再也忍受不了他們的暴政,紛紛揭竿而起,不可一世的北元帝國,就這樣覆滅了。



  隨著北元的覆滅,重新接管中原的王朝,將原本開放的三大港口,一個不剩盡數關閉,導致原本以此為生的百姓,做起了走私的勾當。



  按照文德海的說法,這些走私的百姓,起初三五成群地湊到一起,後來越聚越多,逐漸也幹起了劫掠的勾當,最後則是直接成了水匪。



  他們的生意,甚至做到了大洋彼岸,由於走私利潤巨大,為了防止當地官府清剿,他們還斥資組建了自己的武裝。



  這其中既有來自大洋對岸的倭國流寇,也有當地的武裝團體,而混入了倭人的水匪,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大家口中的倭寇。



  水匪中最大的一支,甚至超過了當地官府兵力,成了不折不扣的第二衙門。



  很多過路商人,哪怕不向當地官府繳稅,也要給這幫水匪遞上孝敬錢。



  王柄權聽到這裡,才算明白過來,合著並不是所有倭寇都是浪人,不過這麼多人為了利益與朝廷作對,始終是一大隱患。



  聖恩帝在世之時,也曾考慮過重新開通水上商路,甚至曾在松江府一帶開放過港口。



  但當時引來的並不是繁榮的貿易,而是大量的倭寇,甚至倭寇還將船隻假扮為商船,進入港口後一擁而出,燒殺劫掠,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那批倭寇可是正兒八經的真“倭”,當時倭國正值戰亂,群雄並立,場面比中原的戰國還要熱鬧,一個巴掌大點的地方,竟然被劃分成了六十六個國家和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