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679章 明確的未來(六)

  產業省總長也是同樣的看法,“反觀工業規模遠大於日本的美國與中國,工業生產儘可能採取流水線的組織模式。在生產線上就沒有“xx仙人”的空間,只有各種善於使用機械,設計機械的工程師群體。

  以中國和美國的汽車生產線為例,一家汽車龍頭企業,將幾千個零件組裝成一輛汽車。汽車生產廠負責的更多是汽車的設計,幾千家專業生產廠向汽車生產廠提供零件。每一個零件可能都有好幾家工廠甚至是十幾家工廠競爭。同樣,由於汽車廠比較多,每一個零件廠也可能同時向好幾家車企提供零件。

  中美兩國國內也有如日本當下這種分散式的大量小企業,數量、規模、產能都在日本之上,但中美兩國的產業模式卻是走的大規模生產線模式。

  可喜的是,隨著東亞經濟共同體的建成,日本的優勢產業開始快速發展。現階段,日本在造船以及精密加工業方面發展的非常快,在東亞經濟共同體內部佔有了相當的市場份額。這種精密加工業的僱傭人數遠超傳統家族企業,日本傳統家族企業的人數在3-7人之間,新的企業組成的株式會社,僱傭數量在50-100人之間。

  產業省認為,日本的這種企業模式非常適合日本的特點。人數雖然不如美國與中國的企業人數,但是可以發揮出日本傳統中的追求極致。同樣可以保證產業鏈的靈活度。

  中美的大規模生產線模式也有自己的問題,就是產品的精度問題。而大量日本的中小企業則可以為日本大型流水線生產企業提供精度更高的零部件,現階段完成產業升級後,日本可以在新的基礎上提升日本流水線產品的產量……”

  石原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風紀扣。日本政府從經濟角度考慮問題,石原在當上總理之前的職業是軍人,他看到的是幾年後很可能爆發的戰爭。現階段是日本產業升級的最好時機,也是最後的空窗期。抓住這個機會,在以後的戰爭時代才能開足馬力生產。

  以日本在東亞聯盟中的地位,中國吃肉,日本能吃上加了不少肉片的肉湯。未來全世界規模的大戰後,勝利者就可以享受到巨大的回報。wenxueзч.net

  日本電力系統改造是一個國家工程,政府可以通過組建公司,發行股票的方式籌集資金。這大大緩解了日本政府的財政壓力。

  對日本國內眾多多企業進行產業升級,能從外國投資者手裡籌集的資金有限,就得日本政府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籌集資金,甚至是負債經營。但這也是日本非常習慣的“賭國運”。現在賭上國運,大量發債,這些債券在以後都可以變成巨大的財富。在這方面,日本很有經驗。歐洲大戰就讓日本體會過一次了。

  結束完這經濟討論,石原叫來了南雲和山口兩位大將。這次沒輪到躍躍欲試的山口發言,南雲已經拿出了方案。面對著穿著軍服的前中將石原,南雲倒是沒什麼壓力。畢竟石原這傢伙是真的懂軍事。

  “總理,根據我們的判斷,美國的徵兵極限是1100萬。國內的生產與後勤可以通過徵召婦女進入工廠來滿足,所以美軍可以在前線維持350萬人長期作戰的局面。在戰局沒有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美軍可以維持120萬人在前線長期作戰。

  今年是1936年,美國並沒有提出擴張軍事裝備的計劃。我們以1937年美國開始擴軍造艦為設定,一般的擴軍是3年計劃。美國可以擁有24-36艘新式航母,24艘新式戰列艦。加上美國現在的海軍艦艇能夠服役到1940年的艦艇,美國在1940年將擁有36艘戰列艦,36艘航母為核心的海軍。”

  說到這裡,南雲停頓了一下。這個數字是他和軍中比較沉穩的老將,與山口多聞以及山本五十六為首的激進航母派進行充分爭吵後妥協出的結果,而且妥協的一方是南雲。

  山本五十六與山口多聞兩個傢伙要求必須以美國發揮出那可怕的工業能力為標準,比較謹慎的南雲則是希望儘可能的接近現實的推演為基礎。最終,山口多聞這傢伙在會場裡跳起來大喊:“總理有令,要以美國上限為推演標準。南雲君,您要違背總理的命令麼?如果您忘記了總理的交代,我現在可以給總理打電話,請他說出他的看法。”

  遭到這樣的逼迫,南雲才不得不妥協。而妥協的結果是,推演結束後,比較穩重的老將們臉都綠了。美國的工業實力全球第一,在倫敦海軍會議上,各國討論航母噸位的時候,美國方面認為,航母最大噸位為3.5萬噸。現在中日海軍聯合工作小組確定的中國海軍航母也是3.5萬噸的噸位。

  中國航母上一個飛行大隊大概是100架戰鬥機,美國航母上只怕也是差不多的數量。設想中的美國海軍就會擁有3600架各種戰鬥機。

  以美國的工業實力,如果真的爆發了全面戰爭,而且美國局勢不利,美國一年就能開工36艘航母。前線維持120萬的兵力,美國是可以長期與東亞聯盟進行南雲難以想象的消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