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368章 此消彼長(十八)

  既然外頭已經這麼亂,石原與三井反倒不急著離開。兩人就坐在店裡面談論起關於產業佈局,關於產業鏈分工的事情。

  產業鏈這個概念,石原與三井在見到何銳的時候都討論過。而三井財團雖然沒有21世紀的經濟理念,但所謂21世紀的先進水平也是依靠著現實來實現的。何銳創造不了,三井也創造不出來。

  三井成功的奧秘就是,憑藉對產業鏈最上游資源類企業一般不超過10%的參股、入股作為潤滑劑,取得資源品的長期價格控制優勢;同時藉助龐大的物流和貿易網絡,三井把這種優勢進一步鞏固。這樣的路徑,在三井帝國的版圖上進行了最大限度的複製,從核電站到雞蛋,幾乎囊括了所有能夠想象的產業。

  也因此,甚少有人知道三井通過各種隱秘渠道越來越廣泛的影響世界經濟,尤其是與之一水之隔的中國——比如稀有功能糖產業。如果沒有中國企業奮起直追,三井於7年前佈下的棋局,將扼住13億中國人未來健康食糖的咽喉。

  無論是農作物、礦產資源還是消費品,無論是原材料、中間件亦或是終端商品,在所有的生產、貿易和物流環節,三井都扮演著“幕後推手”的角色,將自己的下屬公司以及關聯企業推到臺前,不斷地擴大著市場、資源和疆土,謀求著利潤最大化,而自己則隱藏起來,像極了“影子帝國”裡的王者。

  三井的經營策略,就是如影子般站在企業背後,利用自己雄厚的資本、發達的貿易體系以及佔有的豐富資源,在推動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向著世界微觀經濟的每一個角落滲透。通過化整為零隱藏於大小各類企業背後的三井帝國,事實上有著自己的一套“行動邏輯”——資源、貿易、金融以及信息是為關鍵詞。逐一看來,全球貿易網絡、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以綜合供應鏈管理為特徵的物流體系,以及強大的信息蒐集系統,正是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得以高效運轉的關鍵所在。

  正因為三井財團是這麼發展的,三井康木對於何銳才非常佩服。

  何銳在日本並非當做一名軍人,雖然何銳本人的確是軍人。在大部分日本上層眼中,何銳是一名極為優秀的學者,能夠開宗立派,能夠系統的解釋世界。這也是‘何學’在日本能夠逐漸樹立起來的原因。

  三井能隱約感覺到何銳對自己財團的擴張方式並不贊同,如果在中國國內,這種模式一定會遭到打壓。不過三井並沒有感受到意外。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畢竟,權力者們不能接受自己對局面的完整控制。三井家與那些歷史悠久的日本商業家族一樣,都對自己有非常清楚的定位,三井家絕不會跳出來去引導日本未來的方向。

  就在三井與石原交談的時候,外頭的事情已經解決了。巡警並不知道三井與石原兩人在秋葉原這家店裡。巡警只是在按照自己的職責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