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於夏 作品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曾經的東宮侍衛長倪煥,在成為啟元太子的侍衛之前,曾是甘州衛的一名百戶長,與衛所裡的另一名百戶長顧鈞乃生死之交。

    二人約好了要一直留在甘州,捍衛大胤的邊關。

    只可惜在蕭啟元來到甘州那一年,他們俱都離開了甘州,自此分道揚鑣。

    “啟元太子在甘州做指揮使時,因著決策失誤,致使兩萬名甘州衛的將士被活埋。好在信王及時領兵前往甘州,救下了啟元太子,並親自上陣同韃靼軍交手。十日後,信王中箭被困,倪煥揹著信王拼盡全力殺出重圍,只可惜還是晚了,信王傷口惡化,送回軍營時已來不及救治。”

    蕭馥七歲之前都生活在涼州,信王雖不是她生父,但自小視她如己出待她極好。

    信王是建德帝同父同母的弟弟,與自小被當做太子培養的建德帝不一樣,信王性子豪放不羈,不愛受拘束,最討厭的便是上朝。

    在蕭馥印象中,她這父親在涼州掌管涼州衛時,成日不務正業的,她從不曾見他上陣殺敵過。

    戚甄說當初是他領兵去甘州救啟元太子,顧長晉也說是他解了甘州之困。旁人口中的信王與蕭馥印象中那個對耽於享樂的父親完全不一樣。

    “這些都是倪護衛與你說的?你究竟想說什麼?”

    “郡主耐心聽完我說的故事,便知曉我想說什麼了。”顧長晉低沉的聲嗓十分平靜,他繼續道:“浮玉山的獵戶顧鈞是倪護衛最好的兄弟,信王被困的那一夜,便是顧鈞守衛啟元太子的營帳,也是他將信王被困的消息稟告給啟元太子。只可惜啟元太子擔心有詐,不肯前去救人,只想儘早離開甘州,回京養傷。底下的將領們不願冒險,也不敢違抗啟元太子的命令,是以那一夜,無人去救信王。”

    也正是看清了啟元太子與大胤將領貪生怕死的面目,顧鈞腿受傷後便沒有繼續留在衛所,而是選擇回去故里,在浮玉山做了一名獵戶。

    與心灰意冷的顧鈞不一樣,倪煥救下信王后,得了啟元太子的看重,離開涼州時,他將倪煥帶回了上京。

    於是曾經矢志要駐守邊關的兩個少年郎俱都離開了甘州,一個成了獵戶,一個成了東宮護衛。

    顧長晉至今都記得顧鈞提及往事時,眉眼間的失望與落寞。

    那時阿兄問父親,可是後悔了當初離開衛所?

    父親卻道:“不曾悔過,只是遺憾,我與你倪叔期待的那個太平盛世究竟會不會來。”

    從軍的人心底總是要有些期盼,若不然會熬不過戰場上的屍山血海。顧鈞期盼的是明君,是心懷家國的良將,是不畏生死的兵丁。

    嘉佑帝登基之初,幾乎無人相信這個病弱的毫無根基的帝皇能給大胤帶來安寧。

    顧鈞亦然。

    阿兄聽罷,一舉手上的彎弓,笑著道:“怎會不來?日後我同阿爹一樣,上戰場殺敵去。歲官兒聰穎,可以考狀元去。我們兄弟二人一起為朝廷效力,掙一個太平盛世。”

    阿兄話音剛落,將將學會說話的小妹便軟著聲問:“阿兄,那我呢,我做什麼?”

    阿兄還未及說話,父親便過來舉起小妹,朗聲大笑道:“我們媛姐兒就留在在浮玉山陪阿爹阿孃,做大將軍與狀元郎的妹妹!”

    那一日浮玉山的天格外晴朗,顧長晉彷彿又聽見了父親與阿兄、小妹的聲音。

    從他離開浮玉山,以蕭硯的身份活下去開始,他便將昔日關於浮玉山的一切深埋在心底,直到今日,方允許自己想起從前。

    “倪護衛忠心耿耿,到了東宮後便得到了重用。在啟元太子監國後,更是順理成章地成了東宮的

    侍衛長。之後啟元太子被毒殺,倪護衛用自己的兒子換下蕭硯,帶著蕭硯投靠久居在浮玉山的顧鈞。”顧長晉望著蕭馥,“這些想來郡主早就知曉了,若不然郡主也不會尋到浮玉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