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 作品

第四百九十章 四阿哥很羨慕(第一更求月票)

三月初一,上奉皇太后舟渡河。

舒舒坐在自己的船艙裡,旁邊坐著九格格。

她神色如常,看著外頭河面的景色。

這就是黃河。

感覺比上輩子見過的黃河更黃。

應該不是錯覺。

九格格神色都有些緊張,臉上也有些泛白。

與運河水流的舒緩不同,黃河的波濤洶湧讓人心季。

舒舒見狀,忙將手邊的瓷盒遞過去,道:“吃個果子乾壓壓。”

九格格接了,捏了一片蘋果乾放嘴裡,道:“也不是身上難受,就是心裡更怕些。”

為了渡河,皇上也過來了。

舒舒安慰道:“船隊選了這個時辰,又是此處渡河,肯定都是穩妥無憂。”

否則皇帝、太后,好幾個皇子都在船隊上,出了紕漏,就成了笑話。

九格格撫著胸口,身子跟著船舶的動盪而微微搖晃,臉上可憐兮兮道:“還要多久啊?”

舒舒道:“很快的,選的是黃河面窄的地方,兩岸總共不到一里的距離……”

為了轉移九格格的注意力,她岔開話,道:“今天三月初一,布音格格的嫁妝該入宮了。”

女孩子,尤其是正值婚齡的女孩子,對這些都頗為關注。

九格格果然轉移了注意力,就帶了好奇道:“蒙古那邊的嫁妝跟京城一樣麼?也講究抬數?”

舒舒也不知道具體,想了想,道:“應該還是有差別,京裡的嫁妝傢俱、日用很多,蒙古那邊應該是金銀器皿為主,抬數的話,就不曉得郡王福晉會如何安排。”

按照蒙古那邊的規矩來,沒有人會挑剔。

要是入鄉隨俗,也是情理之中。

畢竟郡王福晉在京中備婚,都備了好幾個月。

九格格想起一件事,道:“我記得去年聽太妃跟皇祖母提了一嘴,說是還陪嫁了馬跟騾……”

舒舒也記得這個。

不過好像這一筆嫁妝的歸屬,另有安排。

舒舒就道:“蒙古跟滿洲習俗相似,都是厚嫁,陪嫁要比聘禮多,所以才有一句老話,‘娶得起媳婦,聘不起姑娘’……”

九格格笑道:“這樣看來,還是生兒子更好些,能披甲吃糧,還能省一筆嫁妝。”

舒舒也笑,道:“那也要分生幾個,我下頭一熘弟弟,一堆淘小子,我額涅早就被擾得頭疼,後悔生多了。”

這句後悔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現下跟過去不一樣,過去天下不定,八旗男丁都要披甲,不能說朝不保夕,也是生死無常。

多幾個兒子,也是家族繁衍的保障。

可如今天下承平,沒了生死危機,沒有了大規模的戰役,考慮的就是吃飯問題。

兒子多了,可家裡能分派的產業與世職卻是固定的。

這手心手背都是肉,親生父母,自是希望每個兒子都好些。

舒舒很是不厚道的想起了伯府的爵位與世職。

對於都統府來說,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畢竟珠亮已經十五歲,明年就成丁,下頭的雙胞胎也只差了兩歲,都是需要安排前程的時候。

九格格是見過小六的,讚道:“壽善真是個懂事得體的孩子,我瞧著比十四阿哥還要懂事些。”

舒舒忙道:“哪裡就至於了?十四阿哥就是因為是幼子的緣故,才顯得嬌氣些,再大些就好了。”

王貴人到底的什麼時候口諭為嬪的?

現下因為生母位份不足的緣故,十五阿哥與十六阿哥還是兩個小透明。

宮裡講究“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這說的都是嬪妃以上。

十四阿哥十二了,依舊是幼子待遇。

王貴人那邊,要等到十八阿哥生出來後麼?

那一位阿哥可是在歷史上留了一筆的,八歲就被聖駕帶了隨扈,是整個康熙朝中,隨扈皇子中年齡最小的。

因為他的殤逝,成了“一廢太子”的導火索。

王貴人雖沒有後來居上,可還是成為康熙末年最受寵的妃嬪之一。

這樣想著,舒舒就有些跑神。

她發現康熙很戀舊。

王貴人從入宮開始,受寵了三十多年。

自己的婆婆宜妃這裡,則是時間更長,四十多年,一直到康熙末年還是後宮妃嬪中得賞賜最多的人。

還有惠妃,後頭大阿哥圈了,可是惠妃的位置也沒有動搖過。

康熙待兒子們刻薄,後期有些“虎爸”的意思,可是對後宮,可算是寬和了……

*

紫禁城,乾西三所。

早上辰正開始,布音格格的嫁妝就從地安門入宮。

由著阿霸亥福晉安排,入鄉隨俗,也改成了一臺臺的嫁妝,總共是一百一十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