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 作品

第400章 交通規劃

    這些路線徐晨已經大致在地圖上規劃過了。

    以烏族為中心的話,到巴族三十餘里,到胡族二十餘里,到木牙族三十餘里,到季族五十里,季族到蒼族二十里。

    這些部落之間也還另有一些人日常行走來往的路徑,比如從烏族到胡族再到木牙族再到季族,這條路是徐晨第一次巡遊六族時候走過的路,雖然山路崎區難行,但還是比較通暢,並無懸崖深澗等特別困難的地方。

    因此按照徐晨的打算,要在未來兩到三年之內,爭取將巴族聯盟部落之間的簡易道路修通,達到能夠行走馬車的地步。

    當然,這也取決於所有部落的參與熱情和決心。

    但有一條主路他卻是必須要修通的,那就是從巴族到烏族,再到季族、蒼族這一條交通主幹線。

    這條路一旦打通,則陸路就能形成一條穿越整個巴族聯盟的交通動脈,串聯起沿途四個部落,而到了蒼族,下游五十里就是恰族,就算正式進入了拱火族領地。

    季蒼河的狀況徐晨很清楚,一年四季都有不錯的水量,可以常年行船,因此到了蒼族之後,就可以利用舟船和拱火盆地構成一條水路交通。

    而恰族就是拱火聯盟、巴族聯盟和有窮聯盟三大部族交流的節點,可以起到中轉甚至中樞作用。

    如果有必要,可以從蒼族往下沿季蒼河繼續修建一條通往恰族和有窮族的道路,如此三個聯盟的來往就會更加方便,聯繫就更加緊密。

    而對於孤懸在烏龍江南岸的羽公聯盟,徐晨暫時就管不了太多了。

    一是他們發展本來就比拱火族落後,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大量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無論是修房子還是燒荒耕種,都要等到今年秋冬才能正式開始,短時間沒有更多的人手和精力來修路。

    另外隔河來往不太方便,全靠木筏,不過徐晨還是為其規劃了一條從羽公族到蒙族的道路,中間串聯起四個部落,然後在羽公族河口建造一座大些的碼頭,這樣就能解決鹽的運送,也能加強兩岸部落之間的來往和交流。

    不過這個時間可能要拖到三年之後才能開始。

    馬車還是個新事物,除開巴族之外其他所有部落都不知道,包括近在遲尺的烏族。

    因為自從入夏雨季來臨之後,暴雨連綿加上河流暴漲淹沒河灘,兩族之間的來往就徹底斷絕了。

    徐晨打算在巫主大會之前,聯合烏族將兩族之間這條路修通,然後讓前來參加巫主大會的部落都看到道路和馬車的好處。

    而有了這條道路,巴烏兩族再也不會因為夏季漲水而斷絕來往。

    因此最近一段時間,風等人都是按照徐晨的安排,沿著大河河灘山腳下的緩坡山林,尋找打探一條通往烏族最快的路徑,為修建這條馬路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