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 作品

第367章 又是新春

    如今部落已經擁有了二十多張木犁和十多張田耙,再加上二十多匹成年馬和上百的成年男女,另外還有一群拱火族和恰族俘虜,十月又送回來三十多個羽公族和毛吞族的男女俘虜,巴族參與耕種的人數還是足夠。

    因此這八百畝農田,眼下已經基本全部開墾完畢,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一些後續的收尾工作。

    深挖排水溝渠。

    臨河一些低窪處的修建堤壩。

    在野獸經常出現的地方安插草人等等。

    這些事巴族所有人都已經輕車熟路,而一群剛來不久的羽公族和毛吞族男女在度過了最初對於繁華富庶的巴族的驚訝期之後,也完全投入了巴族的建設之中。

    他們和當初被征服之後俘虜而來的拱火族和恰族男女一樣,在積極勞動改造的同時,也在快速的吸收巴族的一切先進技術和經驗,跟著學習建房墾荒修渠蓄養家禽家畜、學會用陶鍋陶罐碗快等製作食物和進食。

    當然,語言交流和學習,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徐晨弄這麼多俘虜除開當做免費勞動力推動巴族發展之外,最重要的用途反而是作為明傳播大使,經過勞動改造之後,這些俘虜將學會的先進經驗技術帶回各自的部落,促進明的共同發展。

    而長達一年的相互交流學習,也會培養起來一大批精通巴族語言的人,這些人將來都會成為部落間交流的通道和紐帶。

    語言字的統一,會極大的促進思想的統一。

    而思想的統一,將會超越人種和部族群落,為將來部落混居和消除種族隔閡創造有利的條件和基礎。

    在沒有辦法開辦學校之前,戰爭和奴役,就是部落之間快速融合的最好的方法和手段。

    巴族在接連兩年持續不斷的輸入大量外來強壯勞動力,使得部落發展突飛勐進。

    今年新開墾的四百畝荒地,依舊是腐土深厚的肥沃河灘,而且並非只簡單清理石頭和挖掘溝渠,而是還動用了木犁和田耙進行過大範圍的翻耕整理,因此一眼望去十分平整,基本上看不到什麼石頭。

    經過翻耕平整之後的新田裡面的雜草根被清理大半,因此只要風調雨順,這四百畝新田的產量,應該和去年四百畝熟田不相上下。

    忙忙碌碌幾天,在徐晨的指導下,這些新田熟田又經過了一些小範圍的改造,溝渠該挖深的挖深,河堤該加高的加高,有些地方感覺翻耕不夠仔細的地方,再牽著馬過來翻耕一遍。

    隨著農田逐漸翻耕整理結束,天氣溫度也在慢慢回升。

    轉眼冬去,又是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