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 作品

第333章 規劃

    這條溪谷不算大,溪水來源於上方兩裡之外的一眼山泉,一年四季都有水,倒是給製作鹽滷提供了足夠和充沛的水源。

    另外根據附近地形,這裡夏天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山洪,因為兩邊山嶺不算太高,坡度也不是很大,以砂岩和土質為主,加上原始森林的固水能力強大,這裡不可能出現烏龍江那樣支流匯聚而成的恐怖洪水規模,就算暴雨引起溪水暴漲,但一般很快也會褪去。

    他的這個推測得到了蒙族和土著野人的肯定,他詢問之後,兩族人都表示這種溪谷之中很少有大水出現,而且一般來的快去的也快。

    因此只要設計合理,曬場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首先是在鹽滷區附近尋找一片高低錯落的區域,階梯狀挖掘出來三個坑,底部鋪上幾層石鹽泥沙,然後用腳反覆踩踏,讓其形成一個滲漏很慢的鹽坑。

    在鹽坑上方,從溪流挖掘溝渠引溪水過來進入第一個鹽坑,然後用藤筐將挖掘收集的含有大量鹽霜的泥沙用水淘洗,將裡面的鹽分溶解之後,順著一條緩坡溝渠慢慢流淌沉澱,讓鹽水流入下方第二個鹽坑之中繼續澄清。

    等第二個鹽坑中的鹽水彙集滿之後,放入最下面的第三個最大的鹽坑之中蒸發,當鹽水的濃度逐漸升高,到一定的飽和度之後就會析出食鹽。uu看書

    最後將析出的食鹽用藤筐撈出來瀝乾之後就可以收儲運送出去。

    整個沖洗、澄清、蒸發三步清晰有序,並沒有太燒腦的工藝,徐晨相信這些原始野人只需要簡單的學習就能完成,遠比用火煮鹽更加方便安全。

    雖然這樣製鹽會比較慢,但眼下所有部落加起來也才幾千人規模,一年也吃不了多少鹽。

    更何況鹽是需要用財富交換的,不會白給,各部落在農耕還沒有大規模鋪開之前,在糧食還未成為主流之前,對食鹽的需求也不會太大,只會處於很緩慢的增長狀態。

    眼下只是為以後的做充足的準備而已。

    曬鹽場的規模並不大,因此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建設,徐晨將所有人分成三組。

    一組以蒙族為主,負責按照規劃修建曬鹽場;

    一組以風為主,負責打獵;

    另外一組就是拱火俘虜軍團和一部分土著野人男女,負責建造木屋。

    為了以後鹽場的發展,除開教會這些土著部落用火之外,還需要給他們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居住和生活環境,另外蒙族人以後也會常年安排人駐紮這裡,這裡沒有岩石山洞,必須解決住宿和生活問題。

    不過這裡的木屋和當初在拱火族幫雷族搭建的木屋就要差多了,就是砍來一些粗細不等的木棍,在樹林裡面搭建了一圈簡單的小木屋,蓋上樹葉和茅草,構成了一個具有簡單防禦功能的院落結構。

    這些小木屋中間的空地,同樣搭建了一個比較寬敞的涼棚,中間用石頭圍上一個簡易的火塘,如此就能長久的保存火塘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