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 作品

第330章 鹽泉

    有石鹽出現,下面必然有鹽泉,有鹽泉,必然就能挖出鹽井。

    雖然鹽泉的深度眼下不好判斷,但這麼大一片泛滷區,光是泥土裡面含的鹽分就已經非常可觀了,就算暫時挖不出來鹽井,將這些泥沙石頭用水淘洗過濾,煮出來也是鹽。

    按照眼下人口的規模和各部落對於鹽的需求程度來說,暫時開採量不需要多大,主要是慢慢對農耕發展之後以植物種子為食物做一些鹽分的補充。

    等到農耕大規模開始,鹽的重要性才日益體現出來,到那時估計這口鹽井差不多也就開發的差不多了。

    另外有鹽泉標誌著地下應該有豐富的鹽層,鹽滷洩露出岩石地表形成泛滷區可能就不止這一處,說不定這片區域還能找到其他的鹽滷區。

    只可惜鹽礦因為形成條件複雜,導致大部分都處在地質條件惡劣的高山荒漠之中,採挖和運輸都非常麻煩。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鹽一直都很稀缺的原因。

    就算是有大量海鹽補充,但實際上在沒有精煉技術出現之前,內陸出產的井鹽和岩鹽一直都是最好的食用鹽,屬於貴族和富裕人群的特權商品,普通百姓只能吃滷鹽或者粗糲苦澀的海鹽。

    鹽找到了,徐晨也瞬間心情大好,但眼下要想開採,還面臨諸多的問題。

    那就是如何採掘、熬製和運輸,這才最麻煩的事。

    這是一片遠離人類居住區域的原始森林,四周環境陌生複雜,除開有這群當地土著野人生存之外,uu看書 毒蛇勐獸也多如牛毛,另外這些土著野人肯定也還有一些其他族群生活在附近,因為他們也有通婚、聯姻、交換等正常人類族群的需求。

    也就是說,接下來要想把這口鹽泉開發出來,不光要面對複雜惡劣的自然環境,還可能要面對其他土著部落的攻擊和騷擾。

    但無論怎麼樣,吃進嘴裡的肉徐晨不可能讓它飛了。

    這口鹽井對他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必須牢牢掌控在手中,並且不斷的擴大規模提高產出,這樣才能滿足農耕發展的需求。

    徐晨仔細考察了這一片泛滷區,發現這口鹽井的開發難度並不算太高。

    因為在泛滷區中央一片直徑三十米區域,鹽晶富集量非常大,刨開地面的沙土之後,下面的土壤非常潮溼。

    眼下是寒冬乾燥時期,地下水下降很厲害,若是等到春夏雨水充沛的時節,當地表水大量滲透下壓,鹽滷的泛出肯定會更大,說不定還能在地表形成淺表性鹽池。

    而根據這段溪谷附近的環境看來,這個情況還是比較明顯,快要斷流的一小股溪流之中幾乎看不到任何魚蝦,水流過的地方,岩石和土壤中也明顯能夠看出鹽滷侵蝕的痕跡,只不過鹽滷沁出的量不算太大,當溪水變大稀釋之後,也對附近的植物環境並沒有造成太的影響。

    這種鹽滷區一般會吸引大量的動物前來舔食。

    而一群土著野人利用了動物對於鹽分的需求,守護在這片鹽滷區附近,一年四季都能獲得獵物。

    由此可見,這群南方土著野人的智慧已經很高,只是習性野蠻不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