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75章 佐那子:“橘君,幫我洗澡!”【6600】

但是當時的倒幕勢力仍活躍於日本各地。

元弘三年/正慶二年(1333年),後醍醐天皇在倒幕志士們的幫助下逃離隱岐島,隨後再度舉兵討幕。

鎌倉幕府派遣足利高氏前去平亂,足利高氏早已不滿幕府的專制統治,途中倒戈,回師攻下了鎌倉,鎌倉幕府就此滅亡。

足利高氏因立下了倒幕的首功,故而被賜予天皇名字中的“尊”字,易名為“足利尊氏”。

後醍醐天皇回到京都後,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

首先,不承認光嚴天皇皇位的合法性,尊之為上皇,剝奪了他所有權力。

同時廢除了幕府和攝關制度,建立了天皇獨裁政權,由天皇自行任免官職。

這就是歷史上的“建武新政”。

由於新政未能滿足武士的要求,而且僅僅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故引來武士不滿。

其中倒幕大將足利尊氏更為不滿,他有意開幕府。

而後,足利尊氏迫使後醍醐天皇退位,並立持明院統之光明天皇。

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徵夷大將軍,建立室町幕府,是為北朝之始。

後醍醐天皇被迫退位後設法逃出,持著皇室象徵的三神器——天叢雲劍、八尺瓊勾玉、八咫鏡——退往大和的吉野,是為南朝。

至此,南北朝(1336-1392)終於形成。

經過多次攻防後,南朝的勢力逐漸衰退。

終於,到了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的執政時期,在幕軍的強大攻勢下,南朝滅亡。

南朝天皇把三神器交給北朝天皇,結束了南北朝時代。

這段持續了數十年的日本分裂期,衍生出來一個極嚴肅、絕不可等閒對待的問題:南北朝孰為正統?

對於這個問題,日本的學者們一直爭論不休。

因為南北朝合一後北朝繼承了天皇的皇統,所以在“黑船事件”爆發之前,雖有論爭,但“北朝正統論”居優勢。

例如:江戶時代初期,由林羅山起草、並由林家執筆的江戶幕府官方編修史著《本朝通鑑》便以北朝為正統

可是,當水戶藩編纂的文言文紀傳體日本史《大日本史》面世時,使“南朝正統論”逐漸有了影響力。

《大日本史》一直堅持“南朝正統論”。

水戶藩編寫《大日本史》的主要目的,是以儒家的道德標準來評論人臣的是非功過。

按照儒家的道德標準,流放皇帝、扶持偽帝的足利尊氏,完全是十惡不赦的叛國逆賊。

除此之外,《大日本史》堅持“南朝正統論”的另一理由是以象徵天皇權威的三種神器的所歸為基準。

在南北朝對立時,三神器俱在南朝手中,故理應奉南朝為正朔。

“黑船事件”爆發後,幕府和朝廷的矛盾空前激化。

尊攘志士們憑藉著朦朧的感性,推導出一條等式——因為幕府主張“北朝正統論”,所以擁護“南朝正統論”就等於反對幕府。

於是乎,“南朝天子才是正統”的說法在尊攘志士之間大行其道。

尊攘志士是一種很難定義的複雜群體。

他們大多罹患了“皈依者狂熱”,即後加入某一陣營的人,往往比天生就處於該陣營的人對本陣營更加忠誠、更加狂熱。

若不趕緊做點什麼來表達自己對朝廷的忠心,我的心裡難受啊——為數不少的思想激進的尊攘志士,都是秉持著這樣的心理。

明明從未踏足過御所,連天皇的面都沒有見過,更未吃過朝廷的一米一粟,卻莫名其妙地心生“士為知己者死”的澎湃情感。

【注·御所:公元794年,朝廷遷都到京都後,此地一直是歷代天皇的住所】

在尊攘志士的眼裡,迫使皇統分裂的足利尊氏和攻滅南朝的足利義滿,實乃萬惡不赦的逆賊。

恕不知他們這種推崇“南朝正統論”的行為,反而使目前在位的統仁天皇陷於極尷尬的處境。

南朝覆滅後,傳承下來的自然便是北朝一系的天皇。

奉南朝天子為正朔,那豈不是說目前在位的、以及從南北朝至今的所有天皇都是偽帝?

足利尊氏、足利義詮、足利義滿的木像首級被砍下並示眾……縱使是用屁股來想,也能斷定這肯定是尊攘志士的手筆。

青登猜測:尊攘志士們的此般做法,想必是出於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彰顯自己的尊王熱情。

另一方面,便是為了恫嚇青登。

作為幕軍序列之一的新選組,無疑是佐幕勢力。

將前朝的將軍“斬首”,以此方式來表達“倒幕”的暗喻。

新選組進駐京都的當天便出了這檔子事情……如此行徑,怎能不讓身為京都守護職的松平容保震怒?

他滿臉怒氣地喚來部屬,勒令道:

“將這三位將軍的頭像和牌位歸還等持院,不惜一切代價地儘快查出是何人犯下如此大逆不道的惡行!”

這時,眼尖的青登忽然發現:木架上刻著三行小字。

“肥後大人,看吶,這裡有字。”

松平容保聞言,當即探過身來。

“這似乎是……詩?”

他將桌上所刻的這首詩,輕輕地念誦出聲:

“‘洶洶班聲動,一腔熱血喉上湧,劍影破長空’……”

青登挑了下眉:

“是‘永世劍聖’的詩。”

剎那間,松平容保臉上的怒意更盛了幾分。

“哼!他們可真會給自己貼金,他們這是想做什麼?想要自比緒方逸勢嗎?”

說起這首詩的來頭,那可就大了。

寬政二年(1791),時任老中首座的松平定信興兵一萬,大舉北伐,親身征討盤踞在北方的一股蝦夷勢力。

就在戰事最為緊急、蝦夷人即將敗亡之時,緒方逸勢率領數十名哥薩克騎兵如神兵天降般現身,向幕軍發起一往無前的衝鋒。

緒方逸勢的進攻勢如破竹,連破七陣,斬殺九將,一路攻陷本陣,打得松平定信倉皇逃跑。

相傳,就在緒方逸勢發起衝鋒的前一刻,他輕聲誦出了這首詩:洶洶班聲動,一腔熱血喉上湧,劍影破長空。

就這樣,這首詩跟著緒方逸勢的“破七陣,斬九將,天下無雙”的雋永傳說一起永遠地印刻在青史上。

自打橫空出世以來,緒方逸勢就一直在跟幕府對著幹。

先是刺殺了自家主公、親藩大名之一的廣瀨藩藩主松平源內。

接著是攻陷幕府將軍在京都的行宮:二條城。

再然後是在蝦夷地擊破幕府的北伐大軍,使得幕府的“吞服蝦夷地”的大計付之東流。

可以說,緒方逸勢每一次的聲望大振,都是伴隨著幕府的顏面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