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拉夫 作品

第七百五十九章 卡特的圖謀

要知道,這特麼是日本啊!

不是立陶宛那種要啥沒啥的北歐小國,在製造業發達的日本。這個毫不起眼,甚至聽上去有點下流的產業,能做到如此誇張的效應,很難不讓卡特動心思...

打從這次來日本,發現東京的房價開始抬頭時,卡特就在思索一個問題。

首先,東京的房產、地產,還是要繼續買的!

不光要買,還要大買特買!

東京俱樂部的分紅,還有房產租金等等,每年投入到日本樓市上的錢,都多達百萬美金,數億日元!

並且,房租什麼的,還是一個複利循環。如今才是83年,距離時機成熟,起碼還有六年時間...

即便是伴隨著價格的上漲,這個複利模型的滾動在最終呈現的效果上會差一些,但可以預見,自己的手裡一定會掌握大量的日本地產...

數量如此龐大的房產、地產,若是僅僅只用來收個租金...

多少有點浪費了不是?

這些東西,能不能利用起來,先做點什麼呢?

要將房產、地產資源給最大化利用,也就是進一步開發其商業價值,這幾乎不用想,第一思路就是酒店!

可過於分散的房產,那些大型酒店,是別想了。要拿地,要拆遷補償,要起樓...

且不說時效性問題和成本大幅度增加的問題。

重資產對比輕資產,在流動性上就不可同日而語!

這就好像在股市上,一萬塊錢的資本流動和一萬億的資本流動,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一樣!

前者隨便你動,後者是...你特麼動一下試試?!什麼證監會、財政部、央行...茶那是管夠的!

自己當初也是基於流動性的考慮,從未投資過什麼大型地產項目。全部都是買的小房,雖然總量會很龐大,但在出售的時候,卻能靈活很多很多...

一套房一套房的賣,總比一家大型酒店忽然掛牌出售要低調得多!

而分散在各地的小房子,能不能改成酒店?

在這個年代,這個問題,問一百個人,他們都會告訴你:不行!

但卡特會說: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