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二百零六章:知聖,方知聖路難!大夏徵稅,江中郡納糧稅!【求保底月票】

    大夏京都。

    隨著一道鐘聲響起,驚動一切。

    鐘聲來自文宮。

    京都上下都知道,自獲天地賜福後,顧錦年便潛入文宮內悟道。

    所有人都在期待,期待顧錦年悟道成功。

    一但成功的話,顧錦年極有可能踏入半聖境,而後藉助大道成聖圖,可在短暫時間內,成為近幾百年來,第一位儒道聖人。

    雖不是天命聖人,但聖人二字,已經是超乎常人所能想之事了。

    如今文鐘響起聲音,自然引起一些注意。

    文宮內。

    顧錦年盤坐大殿。

    白玉碉樓細膩,宮殿內有兩個盤龍金桂樹,一個個蒲團落在地上,這是講道之地。

    而今。

    顧錦年在此悟道。

    這幾天來,顧錦年都在思考七個字。

    知行合一,致良知。

    這是王陽明的心學,也是顧錦年最崇敬的一位存在。

    王陽明在前世,稱為半個聖人,之所以是半個聖人,不是因為不夠格,而是時間問題。

    只需要再給一定的時間,王陽明必可成為聖人。

    心學的影響,其他不說,前世有一個國家,依靠王陽明心學完成改革,從而跨越提升。

    所謂一生俯首拜陽明,這就是諸多人的觀點。

    知行合一,顧錦年自然懂得皮毛。

    而今他以心學為主,去印證自己過往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知行合一,最大的問題便是,是先知還是先行?

    以及如何合一。

    知道了,才去做。

    可不做又如何知道?

    若做了,萬一是錯?

    這又怎麼辦?

    畢竟最後三個字也很重要,致良知。

    陽明先生的意思,是希望心學之人,都能去做善事,而並非是說,我知道了某一件事情,我就要去做,無論對錯。

    致良知是最關鍵的地方,前者則是一種檢驗。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文宮內。

    顧錦年喃喃自語,想要真正達到知行合一,就必須要明白這四句話。

    也是四字教真言。

    好在的是,顧錦年曾經看過一個人的言論,這是一位國學大師,他說的觀點,顧錦年十分認可。

    你擁有一把菜刀,此乃【無善無噁心之體】

    因為菜刀是死物,不去動他,無善無惡,只是有一個形體罷了。

    而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傷人,此乃【有善有惡意之動】

    明白菜刀的用途,並且根據一定的定律,譬如律法等等,亦或者大家所不喜之事,自然定律等等,從而結論出。

    傷人不對,切菜為善。

    這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

    最後的用菜刀切菜而不砍人,這便是【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只是一種比喻,真正的意思,更加高明,而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想法。

    正是因為如此,心學才被譽為聖人之學。

    回首這一年來自己做的事情。

    以大事為主,第一件事情便是江寧郡之難,洪災席捲千萬百姓。

    影響很大,但災難發生,這是無法阻止的事情,也是無法阻攔的事情,並非是我可以去解決的。

    雖然我知道這件事情,但我無能為力,而且隨著那些商人胡作非為時,災情越來越嚴重之時。

    我心中的良知喚醒。

    我知道,這件事情並非因我而起,但我有辦法去解決這件事情。

    所以當文景先生要讓我們出謀畫策時,我義無反顧的選擇站出來,雖然我知道暗中有人想要影響大夏王朝,牽扯到各大勢力。

    可在我知道,受苦的是百姓,我是讀書人,讀書人便是要為萬世開太平。

    書,是為天下蒼生而讀。

    知,百姓苦,亦知讀書風骨,更知心中良知。

    行,救蒼生,亦有阻礙,亦有危險。

    致良知,無懼種種困難,不畏任何勢力,為江中郡千萬百姓,為心中浩然正氣,為讀書人之風骨,故而攜千里餓殍圖。

    知行合一,致良知。

    再看白鷺府之事,匈奴和親,議和之事,孔家,寧王,佛門,道門,大夏天災。

    這一件件事情,都在顧錦年腦海當中劃過,他自己開始印證,也開始思考。

    是否有私心過。

    是否沒有做好過。

    當所有事情在腦海當中一一印證過後,顧錦年確實發現了自己有幾點不對。

    那就是情緒問題。

    有時候自己的情緒會主導自己,就好比孔家前來拜訪自己,自己晾對方三天,雖然說孔家無禮在前,但身為讀書人,不應當如此。

    此非君子也。

    雖然自己明知道對方帶有目的性,可既來之,則安之,自己故意拖延,惹來是非,最終鬧的不可開交。

    這的確是因為情緒問題。

    “若是站在自我角度,可以解釋為,我還年輕,有少年之熱血,所以做事衝動。”

    “但站在良知的角度,我就是做錯了,少年熱血並非是我的藉口。”

    “倘若那天,我早點到來,雖然孔家必會咄咄逼人,但我方方面面沒有做錯,孔家即便是想要借題發揮,也不是他說了算。”

    “這便是意動。”

    “很多事情,等過去之後,會發現沒有必要,但在當時,情緒上來,處於憤怒階段,意將主導一切,良知會被壓制。”

    “情緒,並非單隻憤怒,善念也好,惡念也罷,都是意。”

    “有善有惡意之動。”

    顧錦年心中不斷的印證,也在不斷的思索很多事情。

    而這樣複雜的思考,並沒有讓顧錦年感到壓力很大,相反他很喜悅。

    因為今日的思考,可以讓明日的自己變得更好。

    “若我想要成聖,就必須要壓制意之動。”

    “這個意,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為聖者,應當有無限的胸懷,包容萬象。”

    顧錦年緩緩自語。

    只是很快,他又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

    “可若是壓制了意,那我還是我嗎?”

    “不與人爭鬥,處處溫和,即便是以天下蒼生為主,去做一些好事,又能如何?”

    “我的存在,意義是什麼?”

    “拯救天下蒼生嗎?”

    “可蒼生需要拯救嗎?即便需要,為何是我?我憑什麼可以去拯救蒼生?”

    “倘若天地選擇我,讓我成為這個世界的救世主,這隻能算是使命,而並非是聖道,這應當是責任,是心中的良知。”

    “聖人,終究有一個人字啊。”

    “如若毫無情緒,無有任何一點波瀾,那豈不是一塊石頭?”

    一時之間,思想到了這個程度。

    這就是讀書人沒事不能幹坐著,因為一個問題會產生下一個問題,當你認為這個是對的時候,馬上就會反駁自己,然後再反駁,再反駁。

    最後就是鑽牛角尖。

    當然也不排除找出真諦。

    但這樣很難。

    足足數個時辰過去,顧錦年額頭滿是大汗,他的思緒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難受。

    鐺。

    一道鐘聲響起。

    使得顧錦年逐漸清醒過來。

    清醒過來後,顧錦年睜開眸子,他大口大口的呼吸,眼神當中滿是迷茫。

    “我進入了誤區。”

    “亦或者是說,我並不知道這是不是誤區,只因我沒有找到解答的方案。”

    “聖人到底是什麼。”

    “既有人,那麼就有意。”

    “若有意,那麼便會被意所主導。”

    “同樣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無非過程不一樣,但結果註定都是一樣的。”

    顧錦年喃喃自語。

    他忍不住嘆了口氣,望著這空闊的大殿。

    “唯有知聖,方知聖道坎坷,聖道難,難於上青天。”

    顧錦年深深的嘆了口氣。

    都不要說什麼聖人不聖人了。

    自己現在連聖人二字都有些搞不懂了,何況是成聖。

    這條路太難了。

    哪怕是自己,都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不能再往這方面去想了,我踏入儒道才一年半,前面境界,是因詩詞才氣,使得我提升,這大儒境,更是因為天地賜福,無量的功德,使我走上這一步。”

    “儒道七境,凝氣,養氣,立言,立德,大儒,半聖,聖人。”

    “這七大境界之中,凝氣與養氣,可以通過詩詞文章,浩然正氣所提升,後來我以文尺定儒義,無德之人,不可凝氣,可後面的境界並沒有得到定義。”

    “畢竟我並非是聖人,隨意定義不是一件好事,凝氣境是第一關,以德凝氣,不算是大過,只是加了一個限制罷了。”

    “而立言立德,則是立自己儒道之言,自身有何等的抱負,何等的思想,通過讀聖人經文,再加上自己的感悟,從而立下言行。”

    “至於這個立德,德便是讀書人之德,見弱勢者被欺負,敢於直言,面對不公之事,也敢於出手,這便是德。”

    “大儒境,則是完成前面四境後,獲天地認可,分兩種情況,其一便是著書傳播思想,其二便是明悟自然之道,順其而行。”

    “前者依靠的是生活積累,知曉民間疾苦,後者依靠的是天賦。”

    顧錦年心中自語。

    針對大儒這個境界,顧錦年現在有很多想法。

    這天下大儒不少,但並非是每一個都德高望重,有不少年輕人也成為了大儒,這個現象就很古怪。

    在常人眼中看來,大儒彷彿就是年老者,心中有良知,做的事情,都是為國為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對抗黑暗勢力。

    可實際上隨著瞭解,顧錦年發現。

    凝氣養氣,如同武者一般,通過才氣可以達到。

    立言立德,完全可以私人一點,譬如說以讀書改變一村的命運,這也算是立言,當然你也可以立的志向大一點,看個人的。

    還有立德,不是說立德之後,就是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而是達到讀書人的正常三觀。

    普通人,看見不公的地方,你可以不去管,因為各掃門前雪。

    而立德的讀書人,就要挺身而出,但這個挺身而出又有講究,允許順從本心。

    換句話來說,一個知縣,他立德了,然後他看到宰相欺負人,在這個時候他可以選擇挺身而出,但挺身而出的下場就是被針對,影響自己。

    所以他沒有選擇各掃門前雪,那麼他有沒有德行?

    依舊是有,因為當他看到一個普通百姓或者是另外一個知縣欺負普通人,他會上前制止,挺身而出。

    這就是儒道第四境的立德。

    不然的話,達到第四境,就要完成聖人之立德,那這天下還有壞人嗎?

    再者還有一句話。

    什麼叫做壞人?

    你看到一頭老虎追趕著一個人,你出手相救,打死老虎,你就是好人嗎?

    老虎吃人,這是錯誤的嗎?

    在老虎的視角當中,弱肉強食。

    在邊境當中,你看到兩個將士廝殺,自己國家的將士要殺對方,你能制止嗎?

    如若你制止,敵國的將士就要踏平你的國家。

    所以道德這個東西,只能限定幾個大類,而不能細緻劃分,否則的話,根本扯不清楚。

    立德,是擁有超越普通人的德行,而不是達到聖人的德行。

    至於最後的大儒。

    老一輩的大儒,通過著書,傳播思想,從而晉升為大儒,但也不是說這種大儒就一定是好人,一定如何如何的。

    儒道思想有很多,有的大儒家庭,兒子吃飯不能上桌,與父親說話不能直視,家規嚴格,做錯一點都不行,規規矩矩。

    這種大儒好還是壞?

    也有的大儒,放蕩不羈,怎麼開心怎麼來,認為人活在世上就是要開心,只要不損害別人的利益,同時能獲得自己的快樂,何樂而不為?

    這種大儒經常去勾欄,開心的起飛。

    那請問,誰好誰壞?

    但到了聖人這個境界就不一樣了。

    哪怕是半聖,帶有聖字,德行就必須要起到表率作用,需要嚴格管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