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一百七十四章:新學!知行合一!大夏天災!降臨!【求月票!】

    “行了。”

    “稷下學宮的事情,老夫會幫你處理好,你不用去擔心,也不用去多想。”

    “若是三個月不行,老夫幫你拖半年。”

    “如今天命之爭,各大學派其實也在等待,他們也不希望這麼快開始,都想好好準備,若是老夫出面要求拖延三個月,想來這些人都會答應。”

    “錦年,老夫不奢求你能在稷下學宮獲得兩道天命印記,可至少一道要獲得,再者你也是時候要去了解學派了。”

    “你若再不加入學派,往後的鬥爭,你要吃大虧。”

    “就好比這次你與佛門斗爭,你知道儒道為何沒有人出來幫你嗎?”

    蘇文景輕聲開口,提起這件事情。

    “就因為沒有加入學派?”

    顧錦年微微皺眉。

    “恩。”

    “錦年,你身為儒道後世之聖,這是孔聖欽點,天下人都認可,但這個認可,只是認可你有這個天賦,很多人都欣賞你,如若不是你在大夏書院。”

    “自孔府過後,就有不少人會親自登門拜訪,倒也不是收你為徒,而是拉攏你進入這些學派之中。”

    “這儒道其實分兩個世界,對於剛剛習文的讀書人來說,詩詞歌賦,文章華麗,這是第一種,算作是閒暇娛樂,快速揚名的一種手段罷了。”

    “而真正的儒道,則是學派之爭,也就是學術,他們探討的目的就是一個,儒道的方向。”

    “這批人才是儒道真正的大人物,不僅僅是儒道境界,最主要的是權勢和身後背景,他們或許已經年邁,七老八十,看起來沒有任何作用,但他們的門徒,遍佈天下。”

    “其實說來說去,還是你太狠了,在孔府直接將孔聖給召喚出來,不然的話,按照當時的矛盾,你可以真正見識到孔府的手段。”

    “孔府的手段,絕對不是讓讀書人罵罵你那麼簡單,說實話是孔府倒黴,也是命中註定。”

    蘇文景提到這件事情,就不由提到孔府。

    沒別的。

    儒道最強勢力是誰?不就是孔府。

    結果這麼強的勢力,被顧錦年一招解決,說句難聽點的話,如果在顧錦年召喚孔聖之前,誰要是敢說,他可以鎮壓孔府,全天下讀書人都會去嘲笑他。

    因為孔府是巨無霸的存在。

    大夏孔府,是主府,是一艘巨大的寶船,而那些分支這是鎖在一起的寶船,行駛在海洋當中,強勢無比。

    牽一髮而動全身。

    再加上孔府每個人都會去結交好友,廣收門徒,幾千年來積累的人脈,簡直是不可想象。

    的確有很多人看不爽孔府,也瞧不上孔府,但那又如何?

    大部分人是俗人,面對孔府的招安,有幾個讀書人頂得住?

    假設你是寒門弟子,你資質不錯,你中了舉人,如果在這個時候,孔府的人出現問你要不要入他門下?你如何選擇?

    選擇拒絕?打孔府的臉,可以保證的是,那些排名不如你的舉人,一個個去各地當官,而你還在京都內,等待候補,在大學殿裡面當個撰書文史。

    這職位可是一直缺,尤其是永盛大帝要修建永盛大典,本來就缺人,你要是不服,去告御狀,就憑你這種越級告狀,就不會重用你。

    所以任憑你有一身才華,就是不任用你,你又能如何?

    人生有幾次翻身的機會?

    而若是你選擇答應入對方門下,馬上給你安排一個縣衙縣令,可別小看這個縣令,在一鄉之地,你就是老大,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你可以發揮你的才能,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躺平,撈錢享樂,你出事了,只要事情不大,孔府會幫你解決。

    你沒出事,甚至還幹出政績了,孔府幫你上位,但上位的條件是什麼?

    就是讓你永遠離不開孔府,孔府能讓你上去,也能讓你下來。

    當你花甲之年的時候,你成為了侍郎,或者是成為了六部尚書,你的兒子,你的家人,你的一切的一切,都跟孔府有莫大的關係。

    而就在此時,有一個人得罪了孔府,這個人剛好就是你下屬的下屬,你會怎麼做?

    直接罷黜他官職?

    不。

    你有點良心,會讓他做個閒職,讓他空度這一生。

    如果你沒有良心,你將一件極其棘手的事情交給他做,他做不好,你順理成章將他罷黜,而且在皇帝面前還參你一本,在皇帝眼中,不管過程如何,你沒做好事,就是你的問題。

    倘若你做好了,那簡直是意外之喜,拿著你的事情,當做自己的功勞,回頭給你獎賞一個月俸祿。

    然後給你升個半品,再給你一個棘手的事情,你要是事事都能辦妥辦漂亮,才華無比。

    那就謝謝你了,他當宰相的時候,一定會把你提拔成員外郎。

    夠不夠意思?

    什麼?你有一件事情沒辦好?那你回家去吧。

    滾吧。

    這就是孔家可怕的地方,也可以說是儒家恐怖的地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勢力,有爭鬥。

    只可惜的是,不可一世的孔家,被顧錦年用一把火燒燬了。

    所以蘇文景知道,在顧錦年心中,這孔家也就那樣,最強勢力都被自己乾沒了,其他儒道勢力又能算什麼?

    可實際上蘇文景現在要提醒顧錦年的是,滅掉孔家的不是他顧錦年,而是孔聖。

    天地之間第一位聖人。

    這是一個無敵的存在,只有這種存在,才能輕而易舉將孔家滅掉,不是你顧錦年滅掉的,也不是大夏王朝滅掉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東荒境所有勢力齊齊出手,也不一定能影響到孔家。

    因為中洲王朝也需要孔家,孔家的價值,對於政治而言,是瑰寶級。

    甚至如果在孔府之時,顧錦年召喚的是第二代聖人,也不一定能如此打擊孔家。

    只有孔聖。

    孔家的祖宗,親自打壓孔家,才導致孔家根本沒有任何反手之力,也不能有反手之力,真要敢反手,那就是欺師滅祖。

    “先生。”

    “那現在儒道有幾個學派啊?”

    顧錦年好奇問道。

    “之前是四個,現在是三個。”

    蘇文景給予回答。

    “孔家原本是第一,孔聖之道,為上上尊,不過如今被你壓下來了。”

    “第二便是朱學一脈,這個學派很了不起,即便是孔家也不得不警惕對待,朱學一脈理念,存天理而滅人慾也,要求讀書人對自己苛言謹事,一舉一動,一言一句都要學習聖人,這一脈的人很多。”

    “之前孔家也有不少大儒,都有些推崇朱學之道。”

    蘇文景道出第一個學派。

    拋開孔聖這個人人都要學的東西不說,朱學一脈,是目前當之無愧的第一學派。

    “存天理而滅人慾也?”

    顧錦年有些咂舌,他沒想到這個世界居然也有這種學術。

    不過想了想倒也合情合理,畢竟孔聖是禮道,學問是個輪迴,幾百幾千年,也一定會產生這種思想。

    存天理而滅人慾,講起來特別特別複雜,用最簡單的話來形容,就是處處學聖人,把立德放在第一位,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學習聖人。

    這個思想其實沒有太大問題,可架不住有人亂來,最常見的就是,要求你必須學習聖人,但自己也沒做到,可這並不妨礙噴你。

    這種還好,只是抨擊抨擊你,找找茬,損害你名聲。

    最可怕的是,你處處學習聖人,就變成了‘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情況,失去了本心。

    不過這種學派人數最多,顧錦年大概也能理解。

    原因無他,畢竟出門在外,不管做什麼來上一句,我這是在效彷聖人,先天不敗啊。

    很有可能聖人都沒有這樣做過,畢竟五位聖人,生平做了那些事情,誰知道?

    再說了,不管聖人做了沒做,當我需要聖人做了這件事情的時候,那麼這個聖人就必須做過。

    跟那句經典名言很像,我有一朋友。

    “第三呢?”

    顧錦年詢問道,他對朱學並沒有太大興趣,自己就是自己,為何要效彷聖人?

    “第三則是明學,是根據第二位聖人的學問衍生而出,要求讀書人明智禮道,這個你就別想了,明學對你有些意見,他們不喜歡爭,而是喜歡順從天意,講究禮道,主要核心便是養身為主。”

    蘇文景如此說道。

    明學顧錦年不是很瞭解,但聽聞過。

    就是禮道。

    楊開就是半個明學的學子。

    “先生,這明學早些年好像是主流吧?”

    顧錦年記起來了一些。

    “恩,兩千年前是主流,而且天下讀書人都推崇明學,後來兵家出來以後,明學就落魄了。”

    蘇文景點了點頭。

    而顧錦年也恍然大悟了,那跟自己想的一樣。

    明學兩千年前的確是天下主流,明智講理,大國之間也要講道理,以禮為主。

    那個時候打起仗來,兩國來使都必須要在戰場上互相謙讓一二,然後大家按照流程來打仗,如果對方損失比較慘重,鳴金收兵的話,就必須要停手。

    甚至還要送一些物資過去,免得對方出問題。

    後來兵家出來了,打起仗來愣是一點規矩都不講,什麼乘勝追擊,兵不厭詐,偷襲,火攻,圍城,反正為了贏什麼手段都用上。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推崇明學的國家都滅亡了,久而久之各國君王一看。

    這學問害死人啊,大家都講道理還好說,碰到一個不講道理的沒法玩。

    而且你也沒辦法啊,你聯合大家一起譴責他,然後他很難受,為了不然大家譴責自己,索性就把大家一起滅了,這樣就不會有人說自己了。

    故而,明學瞬間敗落,不過隨著盛世到來,明學又回到了主流,當然這一次是改良版的明學,讀書人之間的禮道,尊師重道。

    天地君親師,就是明學的核心,完美符合政治需求,所以明學又被抬起來了,當然兵家照樣無視,只不過需要的時候會拿出來,不需要的時候,誰都不搭理。

    “第四呢?”

    顧錦年繼續問道。

    “第四就是以最後一位聖人的儒學為主體,名為國學,入仕為官,造福百姓。”

    蘇文景給予解釋。

    這個顧錦年懂。

    目前各大王朝的主流就是這個,一個人即便學問再高,可終究是能力有限,這個能力主要還是取決於身份地位的原因。

    讀書人當夫子,即便是教一百個學生,三年一課,窮盡一生算六十年也不過是兩千學子。

    而這兩千學子,大部分也只能止步於識字這個階段。

    能真正懂道理的最多兩百人,而能成為正兒八經的讀書人,踏入儒道境界的可能就二三十人,然後這二三十人,能真正犧牲自我,去傳道受業解惑的能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