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七章:大夏不夜城,計成,制霸神洲,孔家來人!

    畢竟資本入侵世界啊。

    故而,顧錦年不由產生了一個疑惑。

    “老舅應該不會明搶吧?”

    顧錦年不由開始沉思這個問題了。

    倘若當真成功了,月淨利潤三萬萬兩白銀,按照老舅這厚顏無恥的樣子,很有可能會明搶啊。

    “不對。”

    “應該不會,老舅畢竟是帝王,也要面子,我是他外甥,他總不可能搶自己晚輩的東西吧?”

    “老舅臉皮雖說厚了一點,但帝王的氣概還是有,可能我多慮了。”

    顧錦年心中自語,稍稍安慰下自己,總不可能斷定自己老舅會明搶吧?

    大不了到時候分點乾股給自己老舅不就行了?

    這個商業計劃,讓顧錦年很是滿意。

    不過,這個巨大的計劃,有兩個大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點,人脈勢力問題。

    只是剛才已經解決了,通過合夥拉人,得利者越多,事情越穩。

    第二點,複製問題。

    天下商人可不蠢,看到這樣的東西,自然而然都想搞,成本三五十萬兩黃金,一些大商人聚在一起湊一湊,真不是一件難事。

    這個問題很重要,顧錦年有兩個方案,一個方案很簡單,品牌效果,說直接點皇帝欽點商會,營造出第一家和正宗影響,即便是有複製品,也不會說被直接搶佔市場。

    第二個就是獨特性,這個獨特性,顧錦年想的也清楚,那就是搞出大量獨特性的東西。

    別人想複製都複製不了的東西。

    而這些東西,就必須要讓工部來做。

    這是顧錦年目前的想法,至於剩下的,只能慢慢去想了。

    “此計若是成了。”

    “可不僅僅只是銀兩這麼簡單。”

    “天下王朝都推不動的寶鈔錢莊計劃,可就要落到我手中了。”

    “大夏寶鈔,以票換物,錢莊一開,天下在我。”

    顧錦年靠在書桌上,眼神當中滿是平靜。

    一切的計劃,其實都是圍繞推行寶鈔,這個計劃才是真正的大頭,掌控天下經濟命脈的大頭。

    天下沒有一個統一貨幣,白銀也好,黃金也罷,都沒有一個完完全全的統一價格,各國百姓都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地方收黃金,有的地方不收黃金,有的地方流通白銀,有的地方只接受銅錢。

    而且金又分好幾種,白銀也是。

    寶鈔是所有王朝都想推廣的,但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國內百姓不接受。

    國外百姓更不接受。

    因為缺少了一個‘度量單位’,如果是古代就簡單點,拿黃金來做度量單位,可問題是黃金不行啊,對於百姓來說,寶鈔隨時可能變成一張廢紙,危險性很大,不安全。

    可如果出現了一個另類替代品呢?

    大夏商會,只要你有特定的寶鈔,你在這裡可以買到你想買的一切東西。

    如此一來,這種危險性降到最低,然後再給點好處,用白銀黃金兌換寶鈔,你存成死期,回頭每年給你三釐利息,你不是血賺?

    不說一下子所有人都認可,但隨著時間過度,三年五年後你發現,大夏商會一直堅挺,身邊的人都在用,這個時候你還忍得住嗎?

    而且等所有人去習慣了商會,形成了壟斷,直接對外宣佈,以後不接受黃金白銀銅錢結算,必須要用大夏寶鈔結算。

    你咋辦?來一句那我就不去唄。

    行啊,那你買個東西,去完東市去西市,來回折騰一趟後,可能還買不到,你氣不氣?

    你只能妥協啊。

    畢竟超市理念就是‘便利’、‘簡單’、‘貨全’。

    一但大家都同意了,再潛移默化個三五年。

    直接成立國際錢莊,統一衡量,統一劃分,根據各國情況,進行調控貨幣價格兌換比例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雖然工作量恐怖無比,但這可以解決。

    問題肯定有不少,可江山代有才人出,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遇到麻煩解決麻煩。

    只要能穩定下來。

    大夏寶鈔將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值錢的東西。

    那個時候,就可以亮出爪牙了。

    殖民全世界。

    還打個屁仗。

    就好比匈奴國,最牛批的是什麼?是戰馬對不對?

    但戰馬飼養難不難?

    過程多複雜?

    培養麻煩不?

    直接在匈奴國找一種水果或者是某種能被大眾接受的東西,高價收過來,通過營銷等等方式,推廣全世界,大家購買,匈奴國百姓賺了銀子,美滋滋,笑嘻嘻。

    賺了銀子買房買馬,從窮苦百姓搖身一變,變成富家翁。

    其他匈奴百姓看到以後會怎麼樣?

    肯定跟風啊,你種什麼我就種什麼,家裡的幾畝田直接廢掉,全種這玩意,或者養殖。

    總而言之,看到別人賺錢,比我虧錢還難受。

    整個三五年,價格越來越高,這幫人賺的越來越多,關鍵時刻,讓匈奴國歸還十二城。

    什麼?你不還?

    那就開戰。

    哈?你不怕?

    好,準備開始打仗,不過先不打,讓禮部走個程序,程序走的過程中,這邊商會開始幹活了。

    下架。

    直接把你匈奴國產品全部下架。

    不但下架,再寫一篇文章。

    各位匈奴客戶你們好,這是一封致歉信,由於兩國開戰,以致於大夏商會陷入了兩難之境。

    商會交通地帶被直接封鎖,出於無奈,我們只能向你們道歉,戰爭未結束之前,無法上架你們的產品,同時大夏商會也無法進行供貨,將進行長期停工階段。

    不過請放心,等兩國交戰結束後,將有序恢復。

    文章發表完,就可以靜靜等待匈奴國內亂了。

    大夏王朝這邊根本不需要出兵,守城就好,誰跟你打啊。

    所有種植或者養殖的商戶,集體爆炸,百姓更是叫苦連天,手中的大夏寶鈔瞬間就不香了。

    而且你也不能怪商會啊,人家商會也想賺錢,可問題是兩國打仗,所有主要交通必然會被封鎖,誰家打仗兩國還可以互通?

    明送間諜?

    一但內亂,朝廷壓不住,因為涉及的不是一個百姓那麼簡單,是全國百姓。

    所以匈奴國只能出面妥協,或者不要命了,直接開戰。

    那行。

    繼續守城。

    你一百萬大軍過來攻城。

    我就一百萬大軍過來守城。

    看看到底是你打的快,還是我們守得快。

    耗你一個月,你國家經濟直接崩潰,民不聊生,內亂四起,這個時候拿一筆銀子扶持內部一些王爺。

    劇本無非就是,某個匈奴王爺,率領千軍萬馬,一聲怒吼,兄弟們,隨我清君側。

    然後換個皇帝,同時將十二城交出來,重新恢復貿易。

    如果新登基的皇帝覺得,這大夏寶鈔不能用,要慢慢換一個,我要推一個屬於我自己國家的東西。

    那更簡單啊。

    打價格戰。

    繼續內部策反。

    價格戰相當於是戰爭補償,寬慰百姓的心。

    內部策反很簡單,這大夏商會到了匈奴國,其中利潤肯定要給一些匈奴王爺或者是皇親國戚啊。

    說句難聽點的,甚至下面人靠這個商會都能賺到銀子,而且還是光明正大的做生意賺。

    不是那種魚肉百姓,喪盡天良。

    打壓大夏商會?

    那你就是跟一群人為敵啊。

    總結就是兩個字。

    利益。

    只要受益者多,那麼就不是一個帝王或者是一個人可以抵抗的。

    殺也沒用。

    下至百姓,上至文武百官都不答應,你皇帝又能如何?

    把文武百官殺光,下一批其實換湯不換藥。

    而百姓就更別想了。

    “讀書多,就是有好處啊。”

    書桌面前。

    顧錦年繼續提筆,臉上不由洋溢起笑容來。

    當然這件事情最大的問題還有一個,那就是有老大帶頭翻臉,譬如說中洲王朝察覺不對,帶著大家一起翻臉,直接把產業全部搶走,保留基礎,獨特性的東西不要也無所謂。

    所以這個就必須要依附大夏王朝,只要大夏王朝越來越強盛,那麼想翻桌子的成本就越大。

    誰翻桌子就幹誰。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而這個計劃,本身就需要一定時間去推動,這些時間,也足夠大夏王朝快速發展。

    當然,計劃如此美好,還有一個點就是,國家經濟發展必須要良好。

    百姓兜裡沒錢,說什麼都是虛的。

    所以想要長期發展,還是要做很多事情。

    但這個計劃,絕對沒有半點問題。

    很快。

    顧錦年開始畫圖。

    有幾樣東西必須要先搞出來。

    玻璃鏡子,雞精,細鹽,這些東西必須要搞出來。

    別看都是些普普通通的玩意。

    可這些東西,接地氣適合大眾,尤其是玻璃鏡子,這玩意一出,只怕要風靡整個神洲啊。

    而雞精,私鹽,就更別說了,雞精這玩意是調味品,征服百姓的胃。

    然後便是細鹽,鹽是最大的殺器,百姓家的鹽都是粗鹽。

    細鹽是皇室的東西。

    不允許民間買賣,一來是掌控稅收,二來是精細鹽這玩意很搞出來。

    可以當做‘貨幣衡量物’,所以不可缺失。

    賣鹽這個事情,顧錦年必須要找陛下鋪墊鋪墊,畢竟鹽這玩意,就是純粹的從朝廷嘴巴里搶肉。

    但私鹽是吸引客流量最大也是最直接的手段,沒有之一。

    要想辦法,讓陛下答應。

    唯一的辦法,就是給銀子。

    買販鹽許可證,畢竟說句不好聽的話,朝廷賣鹽能賺多少銀子?

    無非就是通過高價賣來賺取銀兩。

    而高價的原因,還是因為製鹽手段垃圾,否則的話,如果能制大量鹽,王朝也巴不得家家戶戶能吃上啊,薄利多銷也是血賺。

    不至於被那些鹽商私底下偷偷販鹽搶生意。

    但無論如何,這件事情必須要做一個長期鋪墊,不可能直接能成功的。

    顧錦年心裡有數。

    如此。

    到了第二天。

    顧錦年一天一夜沒睡,而書桌面前,堆滿了一張張精密圖紙。

    製作方式和製作過程,顧錦年全部搞定了。

    吃的喝的用的,包括農業工具,全部折騰出來了。

    搞定以後,就交給派來的工部官員,讓他們好好的研究和打造。

    甚至顧錦年連大夏不夜城的地下設計圖都搞好了,水道工程必須是第一,搞不好這個,其他都是多餘的。

    至於有些技術上的難關,顧錦年打算依靠仙道手段來解決。

    等這些搞定後,顧錦年還要去問問瑤池仙子她們。

    否則的話,很多事情不好開展。

    東西搞定。

    顧錦年起身,打算去找工部的人。

    可剛起身。

    敲門聲便在外面響起。

    是王富貴的。

    “顧兄。”

    “孔家來人,說要來拜訪您,正在書院大堂等候。”

    隨著王富貴的聲音響起。

    顧錦年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