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他年若我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求月票】

    “王爺,並非是我等做事過分,而是無毒不丈夫啊。”

    “如若不這樣做,大夏王朝必然一飛沖天,國君之位,也將穩固如山。”

    “請王爺見諒。”

    後者出聲,對於白鷺府發生的事情,沒有一點愧疚,反而認為無毒不丈夫。

    “哼。”

    祁林王冷哼一聲,很顯然他的確不滿。

    可過了一會,他的聲音又繼續響起。

    “不管如何,你們所做事情,都給本王停下來。”

    “朝廷一定會重視此事,到時候順藤摸瓜,爾等計劃都將付之東流。”

    “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發動一切力量,賜死顧錦年。”

    “他快要得民心。”

    “若他得了民心,以後誰都對付不了他,不能讓他成長起來。”

    “本王該做的事情也已經做完了,讓你後面的人也要盡全力,若顧錦年此番不死,我們的合作,本王要重新考慮了。”

    祁林王開口。

    白鷺府的事情,他有參與,但的確不清楚具體情況,只是包庇了很多人罷了。

    如若知道是這樣的情況,他不會參與的。

    這是心中最後一絲良知。

    可事已至此,讓他放棄,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差最後一步,若有機會,他還是想嘗試拼一拼。

    “請王爺放心。”

    後者點了點頭,隨後轉身離開。

    待他走後,祁林王的眼神當中,也出現了猶豫之色。

    一直到翌日。

    大夏京都。

    天還未亮。

    許多百姓已經早早起來了。

    今日,他們知曉,有一個叫做顧錦年的人,要押送回京了。

    百姓們在必經之路等待著。

    想要看一看顧錦年。

    這幾日,白鷺府的事情,在京都熱議不絕,眾人為顧錦年的遭遇打抱不平。

    認為顧錦年一心為民,卻慘遭入獄。

    可人微言輕,起不到什麼作用。

    如此,等到寅時時,囚車緩緩出現,映入百姓目光之中。

    囚車到來。

    百姓們紛紛望了過去。

    囚車當中。

    顧錦年靜靜盤坐,他這些日子都顯得平靜,也很少說話。

    他心中也在思索諸多道理。

    江陵郡的事情。

    白鷺府的事情。

    太多太多的事情,讓他不由自我思考。

    不知道為何,顧錦年逐漸有些明白一些道理,他在思考,自己是否要立言。

    但最終他搖了搖頭。

    雖經歷苦難。

    但還沒有徹徹底底的明悟真理,還是需要一定的補充,還有一定的內心認可。

    否則不遵從內心,也無法真正立言。

    立人生之言。

    “世子殿下,到京都了。”

    刑部主事的聲音響起,提醒了顧錦年一聲。

    聽到這話,顧錦年逐漸回過神來,他目光望著京都的百姓。

    百姓們結伴而來,其中還有諸多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望著顧錦年,就如同仰望著一位聖人一般,眼神之中是敬佩。

    “世子萬古。”

    人群中,也不知道是誰高呼了一聲。

    下一刻,震耳欲聾的聲音隨之響起。

    “世子萬古。”

    一道道聲音響起,這聲音匯聚如海,震散雲霄。

    百姓也好,讀書人也罷,他們早就聽聞過顧錦年的事情。

    今日只是抒發於心,道一聲世子萬古。

    面對這般的讚賞,顧錦年內心十分平靜,他所做之事,並非是想要得到讚揚罷了。

    囚車緩緩行駛,顧錦年平靜無比。

    可就在此時。

    一行隊伍出現。

    為首之人,是劉言,他帶著一些宮中侍衛,攔住了囚車。

    而後緩緩展開聖旨,出聲開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世子顧錦年,為民除害,救白鷺府百姓於水火之中,此乃不朽之功,為天下讀書人之表率也。”

    “然,世子顧錦年,抗旨不尊,僭越國本,任意妄為,雖情有可原,但國法不可亂,不可功過相抵,故而,由刑部定卷,判世子顧錦年,七日後,於西門菜場斬立決。”

    “不可更改,不可大赦,欽此。”

    聲音響起。

    劉言將聖旨放下。

    而周圍百姓,卻不由譁然一片。

    賜死?

    誰能想到,顧錦年居然要被賜死?

    他們知道,顧錦年這回雖然是救了百姓,可也闖了大禍。

    明白朝廷一定會嚴懲顧錦年,可沒想到的是,居然要被賜死?

    而且是七日後就要問斬?

    這時間也太快了吧?

    “為何如此之快?世子殿下所作所為,需要衡量,這麼快就有所定奪?這就是朝廷辦桉嗎?”

    有讀書人忍不住開口,質問劉言。

    “這就是刑部嗎?白鷺府官員犯下滔天大罪,卻要慢慢審問,世子殿下為民除害,不過是僭越規矩,就直接判斬?這還有公道嗎?”

    “我等不服,世子殿下無過,不可斬。”

    “對,不可斬。”

    一道道聲音響起,是一些讀書人,他們再聽到七日問斬後,直接忍不了了。

    他們開口,想要替顧錦年發聲。

    不僅僅是他們,即便是這些百姓,也忍不住紛紛開口,為顧錦年打抱不平。

    面對眾人的喧鬧,劉言沒有說什麼,而是快步上前,將聖旨遞給顧錦年。

    “學生接旨。”

    囚車內,顧錦年接過聖旨,再聽到旨意後,他內心毫無波瀾。

    “世子殿下。”

    “牢中可能有些苦寒,您忍受著點,有人在關注著您,有些苦必須要吃。”

    劉言開口,提醒了顧錦年一句。

    “恩。”

    顧錦年點了點頭。

    也沒有多說什麼。

    如此,在無數百姓的爭議下。

    囚車朝著京都大牢走去

    京都大牢於北城。

    牢房森嚴。

    待顧錦年下了囚車後,牢頭親自走來,迎接顧錦年。

    不敢有半點怠慢。

    雖然他知道陛下的旨意是什麼,但也不敢有半點怠慢。

    鎮國公的孫子,他惹不起。

    進入大牢內。

    昏暗。

    一股說不出來的味道瀰漫而出。

    臭味,汗味,還有一些古怪的味道。

    大牢昏暗無比。

    同時也森嚴無比,有獄卒不斷巡視,每一間牢房內都扣押著重犯,有些是官員,有些是江湖上的草莽,還有一些是土匪頭子。

    隨著顧錦年的出現,這些人不由好奇望了過來,不過似乎之前有所提醒,這些人見到顧錦年後,沒有說什麼。

    不然按照以往做事風格,只怕已經開始叫喊起來了。

    很快,跟著獄卒而行。

    來到了牢門外。

    牢內,不過八尺寬,四尋深,屋內又短又窄,但對比其他牢房來說,這裡至少還好一些,略顯乾淨,而且明顯是做過手腳的,沒有顯得太過於沉悶。

    而且有一扇小窗,能透進來一些光。

    “世子殿下。”

    “牢中環境不好,這是我等竭盡最大能力為您準備的,還望世子殿下莫要嫌棄。”

    牢頭開口,顯得畢恭畢敬。

    “多謝了。”

    顧錦年走進牢內,只道了一句謝謝,隨後盤腿坐下。

    微弱的光芒投了下來,顧錦年閉目修神。

    雖然這裡髒亂差,可卻給了顧錦年足夠的安靜。

    顧錦年的心,也緩緩平靜下來。

    他的確也需要一定時間,來平下心。

    只不過,相對比牢房的安靜。

    外界早已經是亂作一團了。

    顧錦年被判斬立決的事情,瞬間傳開,京都內,無論是百姓還是讀書人,皆然深感不服。

    一為江寧郡水災之事,替百姓伸冤。

    二為大夏王朝立言,不和親不納貢。

    三為江陵郡百姓,斬殺官員,已平民怨。

    這三件事情,百姓們歷歷在目,可最終落了個斬立決的下場。

    這如何讓人服氣?

    議論很大。

    也引來了巨大的民怨。

    大夏書院當中,所有學生紛紛寫文章,藉助自己家族的勢力,為顧錦年請命。

    京都讀書人,也受到感染,聯名請命,希望皇帝法外開恩,饒恕顧錦年之過。

    而鎮國公府。

    也鬧得不可開交,顧錦年的母親,寧月公主哭喊叫天,要去看望自己的兒子。

    大夏皇宮內。

    太后得知此事,更是氣的大發雷霆,親自去找了永盛大帝。

    鬧的很大。

    可以說,認識顧錦年的人,幾乎都為顧錦年想辦法,就希望陛下開恩。

    但這些都不夠。

    無論是鎮國公,還是太后,亦或者是這些讀書人聯名請命,這不足矣法外開恩。

    養心殿內。

    永盛大帝也遇到了麻煩。

    準確點來說,是遇到了壓力。

    大夏王朝,八位王爺親自上奏,要來京都,監斬顧錦年。

    隨時準備出發,奔赴京都的公文章程,也已經交由禮部,現在就看他答應不答應了,只要得到了批准,八王會立刻入京。

    他們入??的目的很簡單。

    就是要壓制民意,讓朝廷必須給出一個交代。

    一個讓所有人服氣的交代。

    這件事情,比想象中要嚴重許多。

    永盛大帝明白。

    有人。

    真的想要顧錦年死。

    為此,他立刻讓人找來蘇文景。

    面對八王入京之事,永盛大帝也的的確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蘇文景再度入宮。

    得知八王入京的消息,蘇文景也有些驚訝。

    “陛下。”

    “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於帝權。”

    “於民心。”

    “於儒道。”

    “若渡過此劫,將會有不可思議之事發生。”

    蘇文景開口。

    這是他的看法。

    他相信,顧錦年能渡過此劫。

    可永盛大帝卻能明白,這蘊含著什麼,蘇文景相信顧錦年不假,可他不能再這樣下去,否則的話,惹來了天大的麻煩,最終無法收場。

    故此,永盛大帝立刻派人,請來了鎮國公。

    可鎮國公沒有來。

    一時之間,永盛大帝明白了鎮國公的意思。

    這一劫。

    只怕要讓顧錦年自己撐過去。

    亦或者是。

    自己要面臨抉擇。

    一個天大的抉擇。

    若關鍵時刻,這大夏王朝唯一能幫顧錦年的人,只有他一人。

    鎮國公來與不來,的的確確沒有任何意義。

    想到這裡,永盛大帝深吸了口氣。

    “文景先生。”

    “去一趟京都大牢。”

    “告訴錦年。”

    “讓他給朕爭一個機會。”

    永盛大帝開口。

    他言以至此。

    而後批下八王入京的奏摺。

    允。

    ---

    ---

    ---

    起的太早,困到懷疑人生,最近三天加起來睡了不到十個小時。

    我去補覺了,還有一更,晚上寫。

    恩,大家應該猜得到。

    正氣歌要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