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一百章 起獄、制柄(三)

葉永甲在接手這個案子之後,就通過明暉光以中書省的命令,調呂廷賜前往周圍州縣調查實情。

呂廷賜臨事素來一絲不苟,葉永甲也就放心任著他慢慢尋訪,誰知卻在數日之內全無成果,便急急叫了他回來。

呂廷賜來到兵部,見葉、蔡二人面露不悅,當面質問他道:“呂御史,這本是你立功的一次機會,為何一弊未察?”

呂廷賜倒不慌不忙,正色答道:“若是用些不義的手段,自是可以查出無數的‘實情’來,但在下極不齒這樣的行為。我到了那些地方,問了當地百姓,但他們的回答多數支支吾吾、眼神也四處躲閃,於是身邊的小吏就勸我,說這些百姓都不敢以實情相告,必須解入縣衙,仔細盤問才行。可我當場回絕了……”

“這個主意難道不好?”蔡賢卿在旁打斷了他的話。

“蔡侍郎,”呂廷賜朝他一欠身,“就算篤定他們有事相瞞,那帶到公堂,在恐嚇之下說出的話語,難道就一定是‘實情’嗎?在下認為,通過不義的手段,去行自覺正確的事,不會讓百姓感到任何的正義。”

“你的話確實沒錯,”葉永甲嘆一口氣,無奈地說道,“但若事事都依著這個法度,我們是敵不過那些清流的。我聽說呂御史是個懂變通的人,今日為何忘卻了這一點?”

呂廷賜道:“廷賜深知‘禮有經有權’,然而那是待別人的,待自己,還要不愧良心才行。”

葉永甲還準備回他的話,忽見一人推門而來,徑直地登上客堂,朝著葉永甲低頭行禮,並不則聲。

“這是誰啊?”蔡賢卿用冷眼瞥了瞥他。

書辦傻了眼,連忙笑道:“稟二位大人,這是大理寺卿過湘人大人,把盧信忠的供詞交過來了。”

過湘人向前一步,把那供紙捧在手中。